3. 第 3 章(1 / 2)

《一個非訴律師之死》全本免費閱讀

李尋自幼長在勳貴之家,氣度不凡,更是宗室中難得的實乾派,因此蒙簡陽王賞識,也頗得皇上青眼,這才外派到青城州來做這一州之首。

都說見京官高一品,可這青城州州府雖是外派,但卻是個比京官都要叫人眼熱的肥差,隻要他在青城州不出大錯,無論是選擇偏安一隅還是再次調任回京,前途都不可限量。

李尋進到議事堂中坐下,也示意各位參軍就坐,他看了一眼袁晏,這小子舉止還算得體,倒不像傳聞中說的那般荒唐,他對袁晏點了點頭:“新來的袁參軍,諸位也都見過了,日後大家便是同僚,共同在此處辦差,為青城州,為我胥國效力。”

幾位參軍逐一將近日青城州中各情況向李尋彙報,李尋又將未來數日的工作一一安排下去,末了提起:“今早收到簡陽王來信,他日前上京,帶了幾壇青城州產的青梅酒,皇上在簡陽王府上嘗過,讚不絕口,今年青城州的歲貢,勢必要添上青梅酒這一項。”

“既是如此,便著造辦處挑選釀酒的工匠,如今不過才是早春三月,此時開工,中秋、新年,兩處大節氣的歲貢,都是能趕得上的。”造辦處便是皇室設在青城州的大型工廠,青城州原料豐富且多能工巧匠,在此地生產,沿潯河走水路,不出半月就能到達京城,因此錢代做此安排,本是順理成章。

可李尋卻搖了搖頭:“壞就壞在此前有禦史進言,說造辦處取財於民,以供皇室享用,這幾年間除京城造辦處外,又設了永康城、青城州兩處造辦處,多少銀子大興土木、養著工匠繡娘,又是多少珍寶流水似地送進宮裡,百姓看在眼裡,實在有墮天家威望,因此簡陽王主導著削減造辦處開支,開源節流一事,如今要在造辦處新添造酒坊,恐與簡陽王主張相悖。”

錢代低頭沉思片刻:“造辦處依據舊例,隻供應宮中用度,一應產出不得私下交易,確是隻出不進的營生,簡陽王要在此項上下功夫,怕也不易。

回到這青梅酒一項上來,既然不能在造辦處開設酒坊,又要在歲貢中添上青梅酒一項,那就不得不選用民間的商鋪,這民間商鋪魚龍混雜,若是一個不小心搞砸了貢品,聖上若是怪罪下來,罪過可是不小;

另一個,此舉是向皇上獻貢,由造辦處公開向民間商戶采買,這酒可就真一躍而成為成了禦用之酒,莫說青城州,哪怕是京城都能銷路大開,青城州家家釀青梅,大大小小幾十個釀酒鋪子,選誰不選誰,也是個門道。”

袁晏心想,這種名利雙收的政府項目,要想你好我好大家好,還得是搞個招投標。

隻是封建社會,追求公平恐怕是天真了,貴族們既有信息差,又有話語權,如今李尋人在任上,恐怕不見得能放任這肥水流進彆人家地裡去,因此袁晏沒有多話,他不僅是關係戶,還是“異鄉人”,這份差大麵上過得去就行,其餘的就跟寶姐姐學習,“不乾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李尋接過了錢代的話:“正是,酒本身的好壞、酒坊造就的能力和規模、乃至酒坊的口碑和售價,這些都要一一考量,我預備以李府采購的名義辦個品酒大會,勝出者此後便承擔李府的一應酒水。

品酒大會由我府上向各家酒坊發放統一樣式的酒壇,並要求酒坊將其價格標注於酒壇標簽之上,這樣各家酒坊不知彆家的出價,自會儘力將價格壓低,品酒人難辨各家酒坊的出品,自然不能徇私舞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