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示意眾人將匣子一一打開:“這是一百萬兩銀票,老朽願無償捐贈給州府,供殿下興建州府所用。”
看著匣子裡白花花的銀票,眾人直接看傻了眼。
楚南梔驚愕道:“這如何使得?”
趙光遠眼睛都不眨一下,果決的擺了擺手:“殿下與王妃剛剛接手平寧州,就遭遇旱災,又遇上州府搬遷之事,更何況還有外敵虎視眈眈,老朽年邁幫不上什麼彆的,唯有添些銀錢,略儘綿薄之力了。”
說完,又鄭重的補說道:“還請殿下莫要推辭。”
林錦驍心裡感動不已,早聽聞他想將趙家的家業托付給娘子,無奈自己這娘子是個不貪圖彆人便宜的。
他今日捐出這麼大一筆銀子又一次解決了州府的燃眉之急。
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以前隻覺得蘆堰港富裕,可坐上平寧州刺史後才發現許多縣裡的官員俸祿都已經拖欠了近一年。
也難怪朝廷會頒布扶商策令。
平寧州如此,其餘州縣就更不必多說了。
都是黨爭惹下的禍事。
“太公高義,本王代平寧州百姓謝過太公了。”
林錦驍也不推諉,叫人過來將匣子收拾了起來,讓趙太公入座,楚南梔親自為他沏了盞茶。
趙光遠一邊喝著茶一邊細說道:“眼下朝廷局勢艱難,還要拿出銀子來興建王府和州府大小衙門,實屬不易,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州府建得太寒磣了,畢竟這蘆堰港啊是南北交彙的要地,靖蘆運河的終點,外邦使臣入朝皆要在此停靠,此處是我大禾帝國的門麵,更是帝國的糧倉,馬虎不得。”
“太公所言極是。”
林錦驍何嘗不清楚其間的道理,這也是為何朝廷會將平寧州州府遷往此處的緣由之一。
想到趙琰之事,本想寬慰他幾句,可見他臉上並無異樣,這種事情最好的寬慰方式還是絕口不提為好。
橫豎如今他心願已了,至於那些麵子上的事情,他這歲數想必也不會看不開。
大家喝了幾口茶,林錦驍便刻意轉移了話題:“今日重陽佳節,常老、聶老皆在,又逢太公與內人的飯莊開張,不如就留下在園子裡賞賞景,待得晚間一同用膳吧?”
楚南梔心裡感激著這老頭,這麼久還沒正式請他吃過一頓飯。
既然林錦驍都開了口,她也順勢附和道:“難得大家都聚到了一起,今晚奴家親自備些小菜,太公留下來嘗嘗奴家的手藝。”
“早就聽說王妃廚藝了得,今日能有此口福老朽可就不客氣了。”
往日裡,趙光遠從未將林錦驍看在眼裡,可他畢竟是常老、聶老的學生,又是楚南梔的夫君,如今不過二十有二,就坐上一州刺史,封了王,倒的確不是個簡單人物。
自上任以來,做下的一樁樁事情也當得起賢臣的稱號,此時他打心底裡對這個年輕的郎君生出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