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堂兄堂弟(2 / 2)

侍女們見趙二郎離去,大些的侍女趕緊向楚南梔賠禮道:

“我家二郎近日因小郎君失蹤一事頗為傷神,脾氣不太好,頂撞了大人和娘子,還請不要怪罪。”

楚南梔大度的搖了搖頭,以示不去計較。

林錦鴻那般自私又無情無義之人,出了事,林錦驍都能傷懷不已,這趙二郎惦記兄弟安危,也是可以理解的。

隻是她有些疑惑,向著兩個侍女詢問道:“你家二郎既是小郎君堂兄,怎會同住在此院中。”

“這娘子就有所不知了,二郎乃我家主君胞弟獨子,當年他父親跟著我家主君走南闖北,在海上喪生,那時二郎不過半歲的奶娃,他母親受不住喪夫之痛,沒多久就病逝了,所以二郎從小是由我家主君和老夫人帶大的,主君一直將他當作親生兒子看待,所以自然也就住在內院中。”

大些的侍女說罷,指了指東邊的一處獨院:“那邊就是二郎的院子。”

“原來如此。”

楚南梔頷首笑了笑:“看來老太公待家人的確是愛護有加。”

孫縣丞皺眉撫了撫他那八字須:“老朽倒是聽聞過太公有位胞弟,卻是不曾聽人說起太公還有這樣一位侄子。”

大侍女又耐心解釋道:“二郎自打隨主君遷移到蘆堰港來後,這些年都是深居簡出,鮮少與外人結交,縣丞大人沒聽聞過也不足為奇。”

小侍女癟著嘴,憤懣的補充道:“不知道也好,像我家主君這般財名滿天下的顯貴,難免遭歹人惦記,小郎君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到現在都沒個音訊。”

“倒也是。”

孫縣丞表示讚同,意味深長的瞥了眼楚南梔,苦笑道:

“要說這蘆堰港的富家公子啊,還得數楚娘子那位堂兄是個人物,就連縣令大人也要禮讓他幾分呀。”

楚南梔隻回以一抹苦笑,刻意不去回答他這個問題。

蘆堰港本就是整個平寧郡最為富饒之地,鄉紳大戶不勝枚舉,有那麼幾位紈絝子弟也不稀奇。

而胡茂錫這人,要說清廉吧,他也貪些錢財。

可要說有多壞,他又不盤剝百姓。

整日裡對那些鄉紳大戶低頭哈腰,收了人家銀子,自然是要禮讓些。

想了想,她同孫縣丞說道:“縣丞大人,我們還是去裡麵看看吧。”

“嗯。”

幾人隨即一起進了趙小郎君的院子。

雖然趙小郎君人已失蹤多日,不過院子各處仍是被打掃得一塵不染,整整齊齊的看上去極為舒適。

楚南梔與縣丞等人先是在院中四處打量了一圈:

正對著院門的方向是主屋,而主屋不遠處左右各有一間耳房。

耳房都是侍女住的地方,事發當晚侍女們都未曾聽到主屋內有任何動靜,說明能殺害小郎君的並非尋常下人,至少該是能與小郎君十分親近,不會讓其產生防備的。

想到此處,便徑直到主屋裡參觀了一遍。

屋內陳設皆講究得很,古玩字畫、名人真跡羅列滿屋,可見家人對其的疼愛。

就是讓楚南梔納悶的是,不過一個十歲的孩子而已,用得著這些嘛。

她並未多問,大侍女就忙不迭的由衷誇讚起她家小郎君來:

“我家小郎君聰慧得緊,最喜讀書,四歲就開始臨摹常老的字跡,臨摹得可是逼真了,就連聶老曾經都誇讚過我家小郎君的天賦,還和常老許諾過等我家小郎君再大些收其為門生,所以主君這些年便四處為小郎君搜羅了這些名家珍寶。”

“嗯!”

能得聶老、常老賞識,至少該是個孝悌仁義的謙謙君子。

楚南梔這樣想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