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專家們頭發都掉光了(2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10418 字 11個月前

“現在就看,最終的比拚,是比哪個難度了。”

眾人憂心忡忡。

“是啊,現在輪到洛省手握主動權了,他們肯定會選擇最有利於他們的。”

按照賽程規則,第一階段時輸的一方,有權利選擇第二階段的比拚主題難度。

現在的他們,正坐在這裡,等待洛省最終的選擇。

新來的專家中,一名張主任道:“最好是能選到易治性膽管狹窄,這個領域,我還算比較拿手,能貢獻一點力量。”

正這時,旁邊的一名工作人員,手機突然響了。

“省裡的消息傳回來了!”

眾人心裡一動:“趕緊接!”

工作人員接通電話,把免提打開。

“洛省的決定出來了,唉,他們果然選擇了對他們最有利的,惡性膽管狹窄。”

眾人聞言,心裡頓時一涼。

孔教授苦笑道:“洛省最擅長的,就是惡性膽管狹窄,這下,咱有點不妙了!”

新來的張主任道:“韓主任,陶教授,你們對這惡性膽管狹窄,有沒有什麼想法?”

眾人臉色都很沉重。

他們在膽管狹窄方向,整體水平比洛省差,在“惡性”這種高難度膽管狹窄上,涉獵很少。

陶教授道:“我們的處理辦法,一般是經皮經肝膽引流術,或者外科手術的方式來減黃,但是患者在術後,會帶著引流袋,穿刺點還得定時消毒,生活不便。”

“我聽說,洛省已經完全淘汰了這兩種做法,用的是比我們更高級的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技術。”

簡而言之,他們江南省使用的技術,比洛省落後一個時代。

眾人心裡都是悲哀一歎。

用落後一個時代的技術,再做的如何精致,也是完全比不過新時代技術的。

到時的手術結果數據,就會像第一階段他們碾壓洛省一樣,反過來被洛省用優秀一個量級的數據碾壓回來。

梁成磊主任道:“咱能不能學習洛省的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技術?”

他這話一說,孔教授就搖頭。

“洛省在這個技術上,已經浸淫了近十年,不僅技術成熟、細節優化完善,還培養出了一批對這門技術無比熟練的人才團隊。”

“咱即便引進學習過來,這麼短的時間內,光是熟練度,精準度,都比不過洛省。做出來的數據,怎麼和洛省比?”

眾人心裡有些絕望。

這第二階段,比第一階段還要更難啊。

“除非。”

孔教授道:“擺在咱麵前,唯一一條可以成功的路,就是開創一種全新的技術,以新技術來應對洛省。”

這話一說,非但沒有鼓勵到眾人,反而讓眾人有些泄氣。

新技術的開創,談何容易?

洛省、江南省、包括其他所有省份,這些年來,一直在源源不斷的投入,一直想開創出新技術。

尤其是洛省,為了能始終保持先進性,在這方麵的投入更大。

但這麼多年過去,有哪個省突破了嗎?

沒有!

一家都沒有。

開創技術,是所有科研種類中,最難的一種。

在專家們討論的同時。

省醫學會的副會長王俞,帶著四五名省工作人員,來到四院慰問。

王副會長一來,四院的大院長宋校文,以及所有院委會成員,都趕緊露麵接待。

王副會長笑道:“宋院長,你們四院這科研中心,現在承載了咱江南省的一大希望啊!“

宋校文笑道:“這是四院的榮幸,我們科研和教培中心成立之初,就是為了能為省裡分擔壓力,為省裡爭光。“

“說的不錯。”

王俞拍拍宋校文的肩膀:“你們四院最近,發展的很不錯,是全省今年發展勢頭最快最好的醫院。等年底,會有一個單位榮譽頒發給你們。”

宋校文聽了,心裡一動,大喜!

他身後的眾多院委會成員,也同樣喜笑顏開。

“行了,我去見見專家們。”

王俞道:“最近專家們壓力挺大,我去安撫安撫,彆讓他們有太大壓力。”

宋校文點點頭:“確實,這和洛省的最強項競爭,是挺難的,我看很多專家,這幾天頭發都少了。”

王俞點點頭:“行了,你們該忙忙,我去見見專家們。”

進了科研樓。

還沒進門,王俞在門口,就聽到了專家們在裡麵的對話。

正好就聽到專家們歎氣、泄氣的話語。

“看來專家們,確實不容易啊。”

“咱強行和洛省比拚最強項,確實太勉強了。”

王俞打算進去,給專家們做做思想疏導。

他得讓專家們知道,雖然省裡調撥了各種優勢條件,但並不是為了給他們增加壓力的。這事能成了最好,即便成不了,他們江南省也沒有損失。

牧思思敲敲趙培儒的辦公室門。

“趙老師,公共頻道的媒體記者們來了。”

趙培儒點點頭:”我馬上到。“

這次江南省突然以黑馬姿態,贏得第一階段的勝利,引起了不少社會關注。

這種給江南高官臉,超越兄弟省份的事情,媒體必然要宣傳一下。

來的記者,還是上次的電視台公共頻道的記者,已經是采訪了好幾次的老熟人了。

幾個常規問題問完後。

女記者問道:“趙主任,請問您對洛省的技術水平怎麼看?”

趙培儒麵對鏡頭,透露著自信、淡然的笑容:”洛省的專家團隊很優秀,為醫療事業做了不少貢獻。“

“希望我們和洛省的醫療工作者們,共同努力,為造福社會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吧。”

記者在鏡頭後麵,掩嘴輕輕一笑。

這次的趙主任,非常溫和呢。

看來,這次是不會有什麼“噱頭”產生了。

就在記者以為,這次采訪就這樣結束的時候。

趙培儒在最後,卻是補了一句話:“既然這次是技術比拚,那肯定就會有贏家,有輸家。”

記者眼睛頓時一亮!

她驚喜的問道:“請問您認為自己會是贏家嗎?”

趙培儒簡簡單單的回了一個字:“會。”

記者頓時心滿意足!

有這個,就夠了!一旦播出去,肯定會引起反響。

這下,收視率有保證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