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2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10753 字 11個月前

幾個想到的方向,全都沒達到要求。

趙培儒看了看,笑著隨口道:“不能光靠技術。”

“良好的術中護理配合,同樣能保證患者體溫。“

“就比如加快輸血,提高手術台的溫度,輸入的液體和血液都經過液體加溫器,使用變溫毯、加熱鼓風機。”

“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血液出入量,計算失血量,維持血容量。失血過多,是造成病人體溫降低過快的一大元凶。”

趙培儒指著平板上的幾項保溫技術。

“另外,你這幾種技術,其實都是有效技術,隻需要稍作更改,應該能更穩定,更快速的保證患者溫度……”

就在這窗戶邊。

兩人一邊吹著涼風,趙培儒一邊給予指點,引導。

引導馮正源,走上趙培儒腦海中,那條最正確的道路上。

隨著趙培儒的講解引導,馮正源心裡,也越來越火熱。

之前因為愁緒而擰成一個結的眉頭,也逐漸舒展開來。

“對啊!”

“良好的術中護理,加上這些改良的保溫技術!”

“我就不信,患者的體溫會維持不住!”

馮正源臉上,重新有了信心!

之前的他,太過執著於改進技術了,卻有點忽略了,術中良好的護理,有時候比“空中樓閣”的技術,還要更靠譜。

看馮正源走上了正道,趙培儒微微一笑。

十個項目組。

引導好一個了。

正確的道路,他已經給馮正源鋪好了,接下來,就是讓他自己走完這條路了。

還有九個項目組,趙培儒打算一個接一個的看過去。

有進度的給予表揚,沒進度的給予引導。

讓這些人,逐漸接近他腦海中那最正確的“器官簇移植技術方案。”

馮正源看著平板,腦海裡閃過趙培儒剛才囑咐他的幾十條建議。

越想,他越是興奮!

“我腦海裡,又蹦出了好幾套組合保溫方案!”

馮正源教授一改頹勢,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再次鑽進實驗室,帶著他的團隊,一起進行新的嘗試了。

……

片刻後,趙培儒來到韓主任的團隊。

這支團隊,負責器官簇移植後的“消化道重建”領域的難題攻克。

“韓主任,進度如何?”

趙培儒一看韓主任的表情,就知道肯定不順利。

果然,韓主任苦笑一聲,露出比馮正源教授還要難看的臉色。

“不太順利啊。”

“我總共負責七個需要攻克的難關。”

“現在,也就其中兩個,算是有了一點方向,但距離攻克還遠得很。”

“其他五個難關,更是一點思路都沒有呢。”

韓主任歎道:“歸根到底,還是咱江南省的底蘊積累,太少了。”

“我聽說福省在這消化道重建方麵,就有一種比較先進的技術。蘇省在胃腸溫和上,也有先進技術。”

“而咱江南省,隻能從原始的,一點一點做嘗試。”

趙培儒微微點頭。

消化道重建上,江南省最先進的,還是他之前做彆的手術時,順帶隨手提出來的“改進roux式吻合技術”,而這,卻成了江南省在這個領域,最尖端的技術。

說起來,江南省在消化道重建方麵,確實是有些拉胯了。

這韓主任團隊,壓力估計是所有團隊裡最大的。

趙培儒接過韓主任手裡的平板,道:“消化道重建,也可以參考我上次提出的改進roux式吻合技術,隻需要多考慮器官簇移植後的整體性變化即可。”

“比如,將供者的十二指腸,和受者的小腸短臂吻合,小腸長臂和殘胃行空腸代胃式吻合,同時內置引流管。這個方向,是不是就容易解決多了?“

趙培儒一點一點的引導韓主任的思路。

“這……”

韓主任聽的,如醍醐灌頂!

茅塞頓開!

如果用上趙培儒的這種方法,等於是直接另辟蹊徑,之前的七個難關,一下就被繞開三個!並且,由於使用了新的方式,一些疑難點,直接就不用考慮了。另外一些疑難點,也變得簡單了。

“這種方式,隻需要解決三個難點就行。”

“比之前的難度,降低了不少!“

韓主任腦海裡推演了一遍,雙眼都在冒光!

“組長,您這種方式,太妙了!“

“我立即回去,讓團隊重點研究這種重建技術!”

看著韓主任興高采烈的,一路小跑著去找團隊成員。

趙培儒心裡微微一笑。

又引導了一支團隊。

如此,趙培儒陸續走訪了每支團隊。

給了每支團隊適當的引導、指導、提點。

有了正確的方向,和破解難題的方法後,所有團隊的進度,都開始加快了進度。

甚至有的團隊,已經開始將一些稍微簡單些的難點,用趙培儒的方法,給攻克下來了!

每攻克一個難點,對應的團隊就狂喜不已,甚至高興到歡呼起來。

他們之前太不容易了,被壓抑太久了。

走的太坎坷了!

這下,這突然突然發現眼前的路,變得平坦了,好走了。

甚至,可以從蹣跚走路變成一路小跑了!

“趙組長的辦法,好用啊!”

“這種方向果然是對的!這一旦難關被攻克後,勢如破竹啊!後麵的推演進展,就容易多了。”

……

整個項目的進度,完全在趙培儒的掌控中。

“上麵給的時間,是三個月,要見到初期成績。”

“即便是沒有初期成績,也要給出相對可行的解決方向。”

如此,這個863項目,才不會被流轉走。

趙培儒算算時間,從接到項目到現在,才過去了半個月。

而各支團隊現如今都已經走上正軌,在他的引導下,大概還需要一個月時間,就能把所有難關都攻克了。

趙培儒露出幾分笑容。

到時候,他給出的答卷,可不止是“做出初期成績”。

而是直接把項目的完成度,給拉到了百分之百!

……

省電視台,來到四院,要做一場專訪采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