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所有年輕醫生的偶像(1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10757 字 11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外科藝術家最新章節!

組委會的領導們都笑。

“趙主任這次,是為咱立了大功啊!”

“用一台手術直播,給咱做成了多少事兒?”

推廣app,得到上麵的重視,揚名全國,改變人們對江南省的固有印象……

這些事情,他們組委會想做成任何一件,都不容易!

可現在,趙培儒隻用了一次手術直播,就把這些目標,全都往前推動了一大步!

眾領導們,今天實在太高興了!

“趙主任這,是把握住大方向的精髓了啊!”

……

做完手術後。

趙培儒回到家,睡了個長覺。

從前一天半夜,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這才醒來。

而身上的疲倦,依然沒有完全消除。這種超長時間的手術,確實是對身體負擔太大了。

這台手術,近期是不能再做了。

他這幅身軀,畢竟還是太老了,支撐不住這麼高強度的折騰。

要不是他最近不停的改善,怕是這兩台手術也不可能撐的下來。

趙培儒沒醒多久,就聽到女兒帶著外孫子周周,輕手輕腳的回來了。

“噓!“

“周周,不能大聲說話知道嗎?姥爺在裡麵屋睡覺呢。”

“他剛剛完成了一件偉大的事情,正在補覺呢。”

周周也聽話乖巧的小聲踮著腳走路。

趙培儒聽到動靜,推開臥室門,出來笑道:“回來了啊?”

趙晚溪不好意思道:“是不是我們剛才進門聲音吵醒你了?我們應該晚一點再回來的。“

趙培儒抱起了朝他撲過來的周周,笑道:“我也是剛醒。”

趙晚溪拿出手機,興奮的的展示上麵的照片。

“爸你看,這是我們市中心醫院的宣傳欄。”

趙培儒一看,宣傳欄上最顯眼的,就是他的照片,旁邊配文字,也是介紹他的各種成績。

“這是把我當成宣傳典範了?”

趙培儒啞然失笑:“你們市中心醫院,不宣傳你們自家的優秀醫生,怎麼反而捧起我來了?”

趙晚溪自豪道:“因為我爸現在是全省,乃至東南地區都出名的名醫呀!”

“因為您為咱全省爭光了,成了大名人,現在所有年輕醫生們,都把您視為榜樣呢!”

“我們科室裡新來的幾個年輕實習醫生,每天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你呢。”

趙晚溪沒說的是,當那些年輕實習醫生得知,趙晚溪竟然就是趙培儒的女兒後,對趙晚溪的態度也變得極其友好,一口一個趙姐叫著,非常親切。

“還有這個。”

趙晚溪又翻出幾張照片。

“這是我昨天去臨城,開經驗交流會時,偷偷拍的。”

臨城是江南省的一個地級市,照片上的是一家地方市級醫院。

“那邊的市領導講話時,都以您為正麵榜樣,來鼓勵激勵當地醫生呢!”

“您現在,可以說是全省醫生的正麵典型了!”

趙晚溪特彆高興和自豪。

老爸自從完成了863計劃之後,已經變成一種正麵典型了,無數年輕醫生,都在視他為偶像,向他學習。

趙培儒一笑。

他深知,自己能獲得這些名氣,要歸功於爭了光,揚了名。

而爭光,靠的不是彆的,就是能“啃下硬骨頭”的硬實力。

醫生這個行業,硬實力,就代表著核心競爭力。

……

“863專項項目組”,在完成任務後,也迎來了曆史性的一刻……

人員解散。

因為項目目標已經達成,所有專家都會回到各自原本的崗位上,隻保留專項組的組名,以及眾人頭上的頭銜,留做紀念。

最終總結會上,組委會領導、省領導全都出席,對所有成員的付出進行了高度稱讚,尤其是表揚了趙培儒在其中起到的不可磨滅的,重大的貢獻。

會後,趙培儒和眾專家們,一起去聚了聚,吃了頓散夥飯。

之後,大家各自回歸各自醫院。

……

接下來幾天,趙培儒正常上班。

之前手術直播的熱度,卻一直持續不減。

app上,在線反複觀看他那台手術錄播視頻的,每天都保持著五十萬以上的人數。

各家醫院內,這幾天熱議的話題也始終是趙培儒。

……

醫務的竇科長,突然找到趙培儒。

“趙主任,港口集團總醫院,有個老年肝門部膽管癌病患,想請您主刀做台手術,同時也算是給他們來一場現場手術教學,您看有空嗎?”

自從863項目之後,類似的“高價請飛刀”、“邀請現場教學”、“邀請過去授課”的,越來越多。

而且每家醫院出價都極高,都想把趙培儒這位“地區級名醫”給邀請過去。

趙培儒考慮了一下。

如果是太過“簡單”的手術,就拒絕了。

老年肝門部膽管癌?

對比起其他飛刀來,這台還算是稍有難度。

去一趟射正好,能培養一下自家醫院的幾個種子選手。

他把馬林、柴寶榮、魏曉斌幾個科室裡的老手都叫上。

這幾個人,跟著他時間最久,但實力水平還是和“賈彥軍、侯文博”這種省級的醫生,差距很大。需要再給他們開開小灶。

趙培儒帶著人,來到港口集團總醫院。

一抬頭,就看到港口總院的大門口上麵,張貼著一張紅色橫幅。

“歡迎西京醫院畢慧文教授蒞臨我院指導工作。”

畢慧文?

趙培儒前段時間,才去過西南地區交流,所以對這個名字頗有印象。

西京醫院,是全國排名前列的那一批頂尖醫院之一,和京都、海市最牛的幾家醫院齊頭並進。可以說,代表著全國最先進的醫療水平。

而這畢慧文教授,在西京醫院也是出了名的專家。

這時,港口總院的院長杜榮,帶著肝膽胰外科高主任,前來迎接趙培儒。

看到趙培儒的目光,在紅色橫幅上,杜榮院長笑著解釋道:

“趙主任,今天正好是和西南地區尖端業務交流的日子。”

“這也是上次兩地定下的交流項目之一。”

這正是上次,趙培儒和組委會領導們,一起去西南地區的協商,眾多協商成果之一。

趙培儒笑道:“趕得巧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