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趙院長還是重視她們(2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10410 字 11個月前

各省醫學會領導,都去聯席組委會。

請組委會的藺主任出麵,和江南省江新醫院協調,看看能不能讓他們各省的專家觀摩。

……

江新醫院的院長辦公室中。

趙培儒正和省醫學會的葛建明,以及院長宋校文等人開會。

葛建明把各省想來觀摩學習的想法說了。

“除了各省想來,咱省內各家醫院,包括胰腺專項組裡的郝西華、單鴻琪他們,也都想來觀摩你這台手術。”

他對趙培儒笑道:“你這次,是成功的把所有人的胃口,都給吊起來了。”

“說實話,連我都十分好奇,彆人都不敢做的禁忌症手術,你到底有什麼辦法?”

他眨眨眼,看向趙培儒:“趙院長,你實話和我說,翻車的幾率不大吧?”

他葛建明心裡也在擔憂。實在是因為,這次鬨的動靜太大了。

不僅是社會、網絡上的關注度特彆高。

更重要的是,各省醫學會,乃至上麵的聯席組委會領導,甚至是全國各省的醫學界同仁,都在關注著這裡。

都想要看看,這趙培儒到底會用什麼辦法,來繞過艾滋病這個禁忌症。

都想看看,這個說能手術的趙培儒,會不會翻車。

宋校文、潘明德也看向趙培儒。現在即便是他倆,都不知道趙培儒到底會用什麼辦法。

趙培儒淡淡一笑:“葛主任請放心,這次我的把握很大,我用了一種新術式,新的評估方法和治療方案。”

新術式、新評估方法、新治療方案?

全都是新的。

眾人心裡一動,都生出了濃濃的期待。

這也就意味著,這次的創新率,將會是全方位的創新,完全不同於之前的壺腹部癌切除術。

趙培儒在開創方麵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難道這次,也會給他們帶來驚喜?

葛建明:“趙院長,病人同意了嗎?”

這種帶有科研性質的項目手術,一般而言是有很大的失敗風險的。必須得本人和家屬完全知曉並同意才行。

而且病人身份特殊,名氣高,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力大。

趙培儒點點頭:“同意書已經簽了,本人也錄製了同意視頻。”

葛建明等人,都是微微點頭。

趙培儒笑道:“葛主任,你到時看結果就行了,不會讓你失望的。”

葛建明微微點頭:“那觀摩的事兒……”

趙培儒:“可以啊。”

“觀摩可以,不過……”

他看向大院長宋校文:“得讓他們醫院,都付出點交換條件。”

宋校文哈哈笑道:“這事兒我熟,我來和各家醫院談條件吧。”

趁著這次機會,又能為他們醫院,交換到一些資源了。比如和對方索要進修名額、設備支援、經費支援、對口項目等等。

談完後,眾人就放趙培儒離開了,讓他去為手術做準備。

等趙培儒離開後。

幾人對視一眼,葛建明先開口道:“看樣子,趙院長還是挺有底氣的。“

“不僅不畏懼彆的醫生觀摩,甚至都已經開出條件了。”

這些都充分說明,趙培儒對這台手術的把握很大。

宋校文也點點頭,心裡情不自禁的,就開始憧憬……

如果這台手術真能成功,那他們江新醫院,將會迎來一次名氣的巨大提升!

醫療行業的全國各地同僚們,會對他們江新醫院刮目相看。

一例讓全國一流的東方醫院,判定為不能手術的禁忌症病人。

一例讓全國胰腺同行,都認為不能手術的病人。

卻在他們江新醫院,在他們趙培儒院長這裡,用一種新術式、新評估方式、新方案,完成了手術!

這種轟動性,將會是無與倫比的!

能讓四院獲得自成立以來,從未有過的名氣大爆發!

對於社會公眾、網友們,同樣也是一次醫院正麵形象的宣傳。

總之,會讓剛剛改名、合並,急需要重新站穩腳跟的江新醫院,獲得一次絕佳的宣傳機會。

但,如果手術失敗,同樣也會大受影響。

機會與風險並存。

……

趙培儒把孟祥、牧思思,以及這台手術的器械護士、巡回護士,全都召集起來。

小會議室中,總共六人,參與這次會議。

清一色年輕人。

年輕人有個好處,那就是非常聽話,很好指揮。尤其是趙培儒麾下的這批年輕人。

“趙老師還沒到,有誰知道,這次要培訓的內容是什麼嗎?”

護士長笑道:”肯定是關於手術的細節操作唄,還能是什麼?”

眾人都笑著點頭。

他們也都是跟隨趙培儒比較久的老人了,算是比較有經驗了。

正這時,趙培儒推門進來。

剛才還說說笑笑的這群年輕人,立即正襟危坐,目光全集中到了趙培儒身上。

“這次會議,我要講兩個部分。”

“首先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要教你們,如何避免職業暴露。”

“這部分我要你們背得滾瓜爛熟,熟記於心,一點差錯都不能出。”

病人身患艾滋病,hiv病毒存在於各種組織和體液中,傳染性強。醫護人員如果不注意,在術中被針等利器刺傷,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而護士在術後護理、換藥、靜脈注射等時候,也都有可能感染。

所以說,如何避免職業暴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問。

一眾年輕人聽到趙培儒這話,心裡不由得湧出一股暖流。

本以為,趙院長是來給她們做專業化培訓,教她們術中該如何配合操作的。沒想到,是來囑咐她們要注意自身安危的。

看來,趙院長視她們更重要呢!

趙培儒:“首先,誰的皮膚有損傷,或者有皮炎的,不能參加這台手術。”

“參與手術的人,手術中不論遇到什麼情況,要鎮定有序不亂,器械護士在遞針,刀等銳利物品時,不要直接給我,而是放入彎盤裡,我自己拿。”

“小孟,我破開腹膜後,你要及時用吸引器吸取血液和膿液,注意止血……”

……

趙培儒事無巨細,一條一條的交代給這些年輕人。

這些經驗,全是他腦海中那上萬個案例中,最容易發生術中醫護人員感染的案例情況。

可以說,每一條,都是一次血淚教訓。

在場眾人,把這些都一條條記下來,死死的背在腦海裡。畢竟是涉及到自身安危的事兒,誰都不敢鬆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