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興奮的停不下來(1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10549 字 11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外科藝術家最新章節!

鄒斌院士到江南省做合作項目的事,很快上了新聞。

一經報道,立即引起了大轟動!

半個醫學界的目光,頓時齊刷刷的看向了江南省。

“鄒斌院士,竟然去江南省了?”

“這江南省以往名不見經傳,怎麼會把這位牛人吸引過去?”

“這合作的到底是什麼項目,也沒公開,真好奇啊!”

能把鄒斌院士這種活化石級彆的大佬吸引過去,想必是江南省那邊,有了不得的醫學發現。

可目前項目內容是“不公開”狀態,眾人即便再打聽、搜索,也找不到相關信息。

可越是如此,他們越是心中好奇。好奇江南省到底有什麼,能把胰腺奠基人給吸引過去。

……

江南省醫科大學的醫學生們,看到這消息,則更是振奮。

“鄒斌院士來咱省了?”

“最近省內醫學界,接連發生大事啊!”

先是趙培儒拿到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再是鄒斌院士這種國家棟梁,科學院院士級彆的人物過來做合作項目。

這對於他們這些密切關注行業動態的省內醫學生們來說,簡直天天就和過年一樣!

每天都有事關切身利益的大新聞發生!

“咱省裡的醫學發展,是越來越好了,有種蒸蒸日上的感覺。”

“等我畢業了,以後我就留在省內發展了。”

很多醫學生,以前的目標,都是去京都、海市、西京醫院這種大城市、大地方去發展。

“聽說,鄒斌院士是去的江新醫院,是趙培儒院長接待的。”

“說不定,鄒斌院士團隊的合作對象,就是趙培儒院長呢!”

眾多醫學生,心裡默默把畢業後的去向意願,放到了江新醫院。

……

蘇省。

大會長羅文景苦笑一聲。

“鄒斌院士,去江南省做合作項目了。這追根溯源,是咱幫忙牽線搭橋的。”

副會長孫鵬舉:“應該就是傅程主任索要聯係方式那次,趙培儒院長和鄒斌院士聯係上的,估計之後,兩人越聊越投機,真沒想到,竟然都要到合作項目的地步了。”

羅文景笑著搖搖頭:“咱也算是促成了一樁美事。也算是為醫學界發展推動,做貢獻了。”

幾人心裡,實際上是非常羨慕的。

羨慕江南省能擁有趙培儒,羨慕江南省能吸引到鄒斌院士,羨慕江南省的發展越來越好。

福省、關洲省、洛省等省份,同樣羨慕的不行。

……

全國抗癌胰腺分會,負責人應鐵軍,也看到了這新聞。

他最近幾天,正在考慮傅程、趙培儒這兩個人選。

老的主任委員,還沒幾天就要退下去了,到時,就要選新的主任委員上來了。

這名單上,本來隻有傅程一個強力競爭者,其他候選者都是陪跑人員。但現在,出現了兩個強力競爭者,讓他一下子糾結了。

“鄒斌院士和趙培儒院長合作,有種平起平坐,平等地位的意思。”

“而傅程主任,至今還沒有獨立帶隊,每次都還跟在鄒斌院士的蔭蔽之下。”

這麼一比較,好像趙培儒比傅程還要更優秀?

應鐵軍看完了新聞。

“看看這次的項目,最終會做成什麼樣子吧。”

據他所知,這次的項目中,趙培儒和傅程都有參與。

就看看兩人在這次項目中的表現如何,誰的貢獻更大,誰的水平更高,都能從中體現出來。

更簡單的,到時如果發表論文,誰的名字排名靠前,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

醫學會理事成員、胰腺分會副會長鄧長兵,在看到這新聞後,不禁一樂。

“這兩位,竟然要做合作項目了?”

“估計是上次的頒獎晚會,讓兩人有了交流機會,這才間接促成了這次合作。”

這些頂尖級彆的醫學人才,每一個的腦子裡,都不知道藏著多少精彩的思路想法。

隻要給其一個碰撞靈感、交流思路的平台,說不定就會促成一次偉大合作。

鄧長兵琢磨道:”看來,以後得多讓這些頂尖人才,有碰麵交流的機會。“

……

京都深水潭醫院。

雷鎔主任看著新聞:“厲害啊,趙院長都能和鄒斌院士這個層麵的合作了?”

幾個月前,趙培儒還在和他合作,其水平,也隻比他雷鎔高一點點而已。

沒想到僅僅半年過去,趙培儒就已經在和鄒斌院士這種全國最頂尖的胰腺領域奠基人合作了。

鄒斌院士已經比他雷鎔,高多個檔次,甚至和他們深水潭醫院的“鎮院之寶”陳永銘陳院士,是同一個層次了。

這種速度,實在驚人。

……

在外界熱鬨的關注之下。

江新醫院的西院區,卻是冷冷清清。

不對外開放的科研中心,除了偶爾能聽到鳥叫聲,隻有二樓能傳來一點動靜。

“趙院長的這一步‘牽開腸壁’技術不錯,簡直讓我驚喜不斷!”

鄒斌院士正在驗證趙培儒提出的一種“牽開”技術。

他這幾天,情緒高漲,心情高興。

因為項目推進速度太快了!幾乎每天都有好幾個重大難點被攻克!

傅程等團隊成員都發現,自從鄒老師來到江新醫院後,臉上笑容多了不少,心情很好。

這一切,都是因為趙培儒。

以前在西京醫院時,每次做項目時,鄒斌院士都是那個推動項目工作進展的人。

這推動,說著簡單,實際上要耗費不知多少腦細胞。

每做一個項目,鄒斌院士就會多出不少白頭發。

費心耗力。

其臉上的笑容,自然就少。

更多的,是疲倦之態。

他們這些學生,每每深感自己水平功底不夠,無法幫老師分憂,經常自責、慚愧、擔心老師的身體。

可到了這江新醫院後,推動項目工作進展的,不知不覺變成了趙培儒院長。

趙院長的那顆腦子,也不知道怎麼轉的,就是能比彆人轉的快,想的多,算的準,理解的透!

每次鄒老師和團隊成員們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點,到了趙院長那裡,就好像變得簡單了一樣,簡單幾句,就把難點理通了,理順了!

“鄒老師,今晚早點休息吧,彆熬夜了。”

“是啊鄒老師,這接連好幾天,您都是半夜兩點過後才休息,再這樣下去,身體扛不住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