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全方位無死角的優秀(1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9568 字 11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外科藝術家最新章節!

他看向趙培儒:”趙院長,開始嗎?”

趙培儒直接道:“開始。”

他這話一說,眾人的神色,全都認真嚴肅起來。

成功與否,就看著最後一步了!

眾學生弟子都知道,這是鄒斌老師最近幾年,最在意的研究方向。

他們都深知,鄒老師在這方麵有多辛苦,有多期望能成功。

“這台手術隻要能成功,就能了卻鄒老師這些年的心願了。“

“他就再也不用沒日沒夜的不辭勞苦,再也不用每天對著高齡患者的病曆本,唉聲歎氣了。”

幾名學生弟子在觀摩室中,默默祈禱著手術能成功。

手術台上,鄒斌院士則表現的比較沉穩。

他這一生中,成功很多。但實際上,失敗的次數更是多的數都數不清。

每一次成功,都是累積在無數次的失敗、試錯基礎上的,這也造就了他強大的心性。

他深知成功的不易,也更懂得沉著冷靜應對的重要性。

麵對手術,麵對病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必須堅定信念,竭儘全力,不出一絲紕漏。

另外一間透明觀摩室中,則是有幸能進來觀摩的小孟、小牧,馬林等人。

他們能進來,完全靠著趙培儒的人情關係,如果不是因為趙培儒,以及這裡是江新醫院大本營,以他們的資曆和地位,壓根不可能輪得到。

“最頂尖團隊的觀摩機會,可得好好珍惜啊。”

每個人都瞪大眼睛,舍不得眨一下。

站在手術台上的,是全國最頂尖的胰腺團隊!

趙培儒此舉,也是讓自己的團隊成員,好好看看、學學人家頂尖團隊是怎麼操作的,怎麼配合的。讓自己的團隊有個成長的目標。

……

手術開始。

趙培儒熟門熟路,取右側,經腹直肌切口入腹腔。

這是他在金色預演虛擬手術室中,經過十幾次的嘗試,找到的對這例病人最合適的入路方式。

入路後,遊離十二指腸,在膽總管下段,做一一厘米長的縱向切口,膽管末端梗阻,隨後在壺腹部,腸壁縱行切開四厘米的口子,牽開腸壁,顯露出腫瘤。

趙培儒對病人體內的情況,實在是太熟悉了。

之前在虛擬手術室中,對著這幅身體,他已經做了幾百次的手術,其體內的任何一個構造,趙培儒甚至閉著眼睛都能把這台手術給做下來。

所以,每一步,都能做到極其精準。

這一套操作下來,把旁邊的鄒斌院士都看懵了。

不是趙培儒的操作多麼特彆,這些操作流程,在他們商定的細化方案中都有寫。

可鄒斌院士隱隱約約,總感覺哪裡不對。

這做手術,在切口入路之後,第一步不是埋頭就去做手術操作。

而是要先探查,探明是否有臟器轉移,是否有腫塊腫瘤侵染,是否有梗阻,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

探查的步驟,就像是玩遊戲時,要先開視野,放上真假眼,點亮迷霧。

有了清晰的視野,才能做好後麵的手術操作。

可趙培儒在做探查步驟時,速度非常之快,就像是自帶一顆“真眼”一樣,手所觸及到的地方,非常恰當的就找到該觸及的東西。

明明看著像是在直接盲操,卻是能把十二指腸,膽總管下段遊離的非常好。

鄒斌院士皺皺眉:“這趙院長,是什麼時候對病人的身體構造,了解這麼詳細透徹的?”

“難道是……通過對解剖學的熟撚於心,再加上術前的閱片?”

閱片是很講究技巧和經驗方法的。

好的醫師,閱片時能對病人的身體構造,和病灶侵染部分,對病人的身體構造了解的非常到位,甚至是能在自己的腦海裡,構建出病人體內的3d立體模型來。

難道這位趙培儒院長,就擁有這種能力?

他的腦海裡,已經構建出了這例病人體內的3d立體圖?所以才能做到如此遊刃有餘?

“傅程,你讓開,我來做一助。”

鄒斌打算,試驗一下心中所想。

鄒斌院士一開口,傅程心裡一驚:“您體力夠嗎?”

原本的計劃,是傅程負責手術的前三分之一和後三分之一,隻有到中間的核心部分時,才會上鄒斌院士上台,輔助趙培儒。

而現在才手術剛開始,鄒斌院士就要接手?

鄒斌院士點點頭:“放心,助手的工作量,我還扛得住。“

傅程這才退了下來。

果然,鄒斌院士一上手,趙培儒手中的操作節奏,更加快了幾分。

有了鄒斌院士這位當世活化石級的頂尖手術醫師的輔助,趙培儒更加如魚得水。

如果說,之前的傅程主任,隻能把他在金色預演卡虛擬手術室中鍛煉出來的熟練度,發揮出四成。

換成這鄒斌院士,就能發揮出六成了。

手術節奏一加快,進度一下就拉上來了。

這種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不僅是傅程發覺了,觀摩室的眾人,也一下察覺到了。

“果然鄒斌院士的技術水平更高。”

“即便隻是做個助手工作,竟然能讓手術效率、進度,提升這麼快。”

不對比不知道,這一對比,才愈發顯露出鄒斌院士的技術熟練程度。

“不,不止是鄒斌院士給力。”

“關鍵給力的,還是趙培儒院長。”

“你們發現沒,不論是傅程主任,還是鄒斌院士,不論是誰上去配合,趙院長都能穩穩的接住,並且順著對方的節奏來。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什麼?

眾人心中一凜。

這說明,趙培儒的水平,至少也已經能和鄒斌院士平起平坐了。

很多人雖然知道趙培儒的水平不算低,但以為也就和傅程主任差不多,或者稍稍強一點點而已。

現在看來,竟然和鄒斌院士都不相上下了!

尤其是小孟、小牧、馬林等四院老人,更是激動、自豪、驚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