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外科藝術家最新章節!
詹彤感歎道:“剛才趙院長吩咐小黃的時候,我專門聽了。“
“他讓小黃在退出腸鏡時,負責腹腔鏡切除腸壁吸出長槍內液體的吸引作用。”
“這說明,雙鏡能不僅要在視野上配合,還要在功能上配合。”
“趙院長這是,已經把雙鏡技術吃透了啊。”
雙鏡搭配的優勢,趙培儒用一台手術,給眾人展現的淋漓儘致。
可以說, 趙培儒這似乎就是在專門給眾人上課,好提高眾人的雙鏡水平。
至此,這台雙鏡手術,全部完成。
退鏡的同時,也在做著最後一次殘留病灶篩查。
這樣一台“雙鏡手術”,其篩查範圍和開腹手術的篩查效果,幾乎是同一個級彆,而其還兼具創傷小、恢複快、術後並發症少等優點。
看完這台手術後,詹彤已經下定決心,想要逐步把科裡的“開腹切除右半結腸手術“,給淘汰掉了,將來逐漸替換成這種雙鏡手術。
觀摩室中的潘明德,也徹底放下心來。
他悄然離開,去外麵,和妻子、丈母娘說這個好消息去了。
年輕醫生蘇友梁,一直在仔細學習、觀察,此時的他,也滿心激動。
“果然,來江新醫院,是我這輩子做過, 最正確的決定了。”
若是留在三院,怎麼可能學到如此先進的雙鏡技術?哪可能會受到這麼高的重視?
他現在, 每天被科主任詹彤拉到最一線的手術室,每天都在實戰、操練,手術水平也在肉眼可見的提高。
再加上趙院長的這雙鏡技術和逆蠕動技術的教授,他在江新醫院的前途,明顯從黯淡變得極其光明!
……
完成手術的一刹那,趙培儒腦海裡,突然響起一道提示音。
“恭喜您,完成【任務二:優化結腸手術技術。】”
“獲得獎勵:空白技能卡2張,經驗值卡20萬點。”
趙培儒一愣,他竟然順帶完成了第二條任務?
在來做手術之前,趙培儒倒沒想那麼多,當時隻是覺得得幫潘明德一下。畢竟同為院委會的同事,而且潘明德當初也是第一個相信他的人,給了他不少信任。
沒想到,趙培儒使用這“雙鏡技術”,也被判定為“優化結腸手術了”。
“說起來,用雙鏡,確實算是對單鏡手術的優化了。完成任務也不出奇。”
趙培儒看向獎勵。
20萬的經驗值卡,加上2張空白技能卡, 又讓他大賺了一筆,再次豐富了他的卡池。
如果說,趙培儒之前的心態,是更想快點積攢卡池,好早點獲得“完美級水平卡“,來衝擊“高度”任務鏈。
而踏入結腸領域之後,趙培儒重新找回了初心。
每一種手術技術,都能挽救回一個病人,挽救回一條人命。
趙培儒願意在積攢卡池的同時,把結腸領域也帶飛起來,讓全國無數結腸領域患者能受益。
“既然連任務二都完成了。”
趙培儒的目光,落到最後一條任務上麵。
那就乾脆,把這第三條也迅速完成了吧!
或許,這條任務鏈,能成為趙培儒完成時限最短的任務鏈。
【任務三:為結腸領域提出一條新的規範化標準。】
“新的規範化標準?”
什麼樣的標準,才算規範化標準?
趙培儒想了想,一時也沒有好的主意。
正這時,大院長宋校文來找他了。
他笑著開玩笑道:“趙院長,我聽說你最近,來消化科的頻率有點高啊。”
“又是拿出逆蠕動技術,又是拿出雙鏡技術的……”
“怎麼,你這是想,把咱醫院的結腸領域也搞起來?”宋校文開著玩笑,隨口這麼一說。
沒想到,趙培儒回應道:“也未嘗不可。”
宋校文一下子愣住了。
“真的?”
趙培儒一笑,不置可否,說完就離開了。
宋校文呆愣在原地,心裡猛的一動。
他們江新醫院的肝膽胰科室,已經全麵起來了。趙培儒給鋪好了路,爭取來了資金資源、設備資源,以及建立了長效的外出進修機製和人才引進機製。
可以說,四院的肝膽胰外科,在趙培儒這段時間的帶領下,已經徹底走上正軌。
難道說,趙培儒接下來,是要把消化科也帶起來麼?
這個念頭一滋生出來,便猶如星火燎原之勢,讓宋校文再也無法平靜了。
他們江新醫院,現在前途是很不錯,也很受人矚目。但,卻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優勢太過於單一。
如果醫院真能開拓業務,把消化科也做起來,那就好了!
……
趙培儒接到了彭舒院士的電話。
“趙院長,有空嗎?”
趙培儒:“有空,什麼事?”
彭舒院士笑道:“我之前和你說過,等回國有空後,咱幾個老朋友一起聚一聚,有鄒斌、許芹、陳永銘院士他們,還有其他領域的一些老朋友們。”
趙培儒一聽就明白了,陳永銘院士也和他說過這事兒。
這些醫療領域的老院士們,相熟的十幾位,每一兩年,都會想辦法聚一次。
這種私人聚會,不僅包含肝膽胰外科的這幾位老院士,還包括骨科、心胸外科、消化科……誌同道合的很多位老院士,隻要是有空的,都會到場。
電話那頭,彭舒院士道:“這聚會的人有點多,不止是我們幾個,還有國內的其他一些學科領頭人,到時候,我給你介紹介紹。”
趙培儒暗道果然。
他答應下來。
這個聚會,是認識國內醫學界頂尖大佬們的機會,趙培儒沒有理由拒絕。
……
一天後,趙培儒乘坐飛機,來到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