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徹底服氣了(2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9622 字 11個月前

這話一說,眾人都激動開心起來,忍不住嘩啦啦的鼓起了掌。

藺勁鬆笑著虛壓了手掌:“上麵的意思是,我們江南省團隊在四個一批上的競爭力,已經表現的非常強勁,已經完全追趕上了京都、海市兩支團隊的進度。”

聶主任驚喜道:“這豈不是說……”

“我們和京都、海市團隊,已經平起平坐了?”

藺勁鬆笑著點點頭。

眾人都笑。

藺勁鬆:“當然,接下來還得再接再厲,現在我們三支團隊,已經互相咬的很緊,誰家能再拿出一個突破性的進展,就能完全超越其他兩支隊伍。”

……

全國醫學會。

上麵分管醫學的領導,今天來醫學會視察工作。

醫學會的工作人員,拿著一個平板,遞給領導。

上麵顯示著最近“四個一批”國家項目基金,幾支團隊的參選競爭情況。

看著那每支團隊做出來的課題成績,以及那種種術式所帶來的肉眼可見的優勢……

分管領導臉上露出笑容:“不錯,今年的四個一批基金,看來可以好好發揮出它的作用了。”

“國家醫學基金,本來就應該起到推動醫學技術發展的助推器,而不應該成為某些頂尖團隊的自留地。“

眾多醫學會的工作人員,紛紛點頭。

……

全國各地醫院的消化科,今天的熱門話題,又是關於趙培儒團隊,關於江南省團隊,關於明星夫婦孩子的。

“這江南省團隊,不得不說,確實厲害!”

“我服了,這支團隊,簡直是在接連創造奇跡啊。這次的‘療效提高’課題出成果後,江南省團隊的進度,已經和京都、海市那兩支頂尖團隊拉平了對吧?”

“拉平了,甚至我感覺,按照其療效來評估,還隱隱有所優勢。”

眾人感慨:“幾周前,這支江南省團隊,還隻是名不見經傳的一支隊伍,也就是其帶隊領導趙培儒,算得上是一名名醫。可即便是趙培儒,也隻是在肝膽胰領域比較出名,但在結腸領域,最多也就和鄭遠的名氣差不多罷了。”

“可這接連幾個課題方向做下來,這支團隊,尤其是趙培儒個人,在結腸領域節節攀升,徹底出名了。”

眾人是徹底服氣了。

光憑借一個“提前患兒年齡”,和一個“提高療效”,就這兩個課題方向,就足以奠定趙培儒在結腸領域,尤其是細分巨結腸領域的重要地位了。

……

京都醫療科研所。

負責人鄭世新,心裡輕輕一歎。

“出乎我的預料啊。”

他不住的搖頭:“這個趙培儒,竟然真給成功了。”

旁邊的副組長常凱通皺眉道:“他如此短的時間,竟然能把療效提高這麼多……他到底怎麼做到的?”

他們京都團隊之前的打算,是等趙培儒失敗後,挫挫他的銳氣,然後再選擇合並趙培儒的團隊,兩支團隊共享戰績。

可現在,趙培儒反手一個成功,把他們預定的計劃給打亂了。

“有可能是他之前的積累。”

“我還是小看這個趙培儒了。”負責人鄭世新道:“果然一個幾乎能和秦院士他們平起平坐的人,是絕對不能小覷的,即便是他之前的成就,集中在肝膽胰外科。”

“鄭主任,我們現在怎麼辦?”副組長常凱通問道。

鄭世新沉吟了片刻,道:“如果說,之前的局麵,是兩強一弱,我們和海市對江南省團隊有著大優勢的話……“

“那現在,就成了三強並列的局麵,甚至江南省團隊最新的課題成果療效,比我們隱隱還要高一些。”

副組長常凱通微微點頭:“我剛才去對比了療效,確實比我們實驗室的數據,還要高一些。”

“而且,他們的數據還是從實例手術中脫胎出來,比我們實驗室數據更具有說服力。”

他們的實驗室數據,是通過理論推演和模擬手術而得出來的。簡單說來,就是一種“理想數據”,等到實例手術的時候,肯定是要打一些折扣的。

換而言之,他們的數據,天然的就比趙培儒的要弱一些。

“現在,我們京都、海市兩支團隊,優勢已經沒了。我買得重新認清形勢,認真對待江南省團隊了。”

“這樣吧。”

鄭世新最終決定道:“我去親自接觸一下趙培儒。”

“誠心邀請他,和我們京都團隊合並。”

“這次,我要表達出我們足夠多的誠意,分給他們的好處比例更多一些。”

“隻要能把江南省團隊拉攏上,和咱們合並,這四個一批項目基金,就鐵板釘釘,肯定是我們的了。”

……

海市旭日醫院。

“這江南省團隊,怎麼這麼厲害?他們做出來的療效,怎麼這麼優秀?”

負責人孫墨齡,看著江南省團隊公布出來的數據,目瞪口呆。

這比他們最好的數據,還要強了一大截出去!

這對他們和京都團隊,簡直猶如一記釜底抽薪!把他們之前,通過三個課題成果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優勢,一下就給抽沒了。

副組長梁斌斌道:“要不,我再去接觸接觸趙培儒?”

孫墨齡想了半晌,搖搖頭。

“上一次,他就不同意合並,這次的成功,會給他更大的信心。”

“他這次,就更不可能同意合並了。”

“甚至我覺得,江南省團隊的最終目標,是超過我們和京都團隊,獨自拿到‘四個一批’項目基金。”

梁斌斌臉色一變,這趙培儒的目標,這麼大?要獨吞“四個一批”項目基金?

“那我們怎麼辦?”

孫墨齡一時也沉默下來:“我們能做的,隻能是加班加點,儘快把手裡這個課題成果給做出來了。除此之外,彆無他法。”

梁斌斌犯難道:“這個課題很大、很難,我們預計要三個月時間才能做出來,這即便加班加點,恐怕也超不過這江南省團隊的速度啊。”

孫墨齡不說話了。這個趙培儒的橫空出世,一下把他們的節奏,都給打亂了,讓他們醫療科研團隊,也被迫卷起來了。

“要不……”

梁斌斌突然開口,卻是低聲道:“孫主任,要不,有沒有可能……我是說假設,有沒有一絲可能,我們和京都的項目組合並,分潤四個一批基金?我們兩家合並的話,優勢是非常巨大的,江南省團隊就是再努力,再優秀,也不可能超越我們兩家合並。”

孫墨齡臉色大變,直接搖頭:“不可能,不論從現實角度,還是曆史遺留問題角度,都不可能合並。這個提議,不用再說了。”

梁斌斌閉上了嘴巴。

7017k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