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某省,市級醫院,消化科。
“竟然能看到最近熱度最高的巨結腸項目的直播,幸福啊!“
一群消化科的人,激動的都有點熱淚盈眶!
他們最近幾天,關注最多的,就是“四個一批”國家基金中,巨結腸領域的競爭。
他們每天津津樂道的,就是江南省、京都、海市團隊,做出了什麼課題,又有什麼突破了。
尤其是江南省團隊,很喜歡公布項目進度,他們更是看的眼熱。
恨不能自己也加入到那支團隊當中去,為巨結腸的尖端技術突破,貢獻自己一份力。讓那張代表著行業巔峰的團隊名單上,能有自己的名字。
而“全結腸型巨結腸”,這個史詩級難題的項目,被江南省團隊一公布出來,就引起了他們的高度關注。畢竟,這是屬於行業難題之首的存在。
“馬上就能看到這麼高熱度的手術直播了,好興奮!”
“是啊,本以為,這種全國頂尖團隊的競爭,和咱沒關係,但這一直播,就好像多了種參與感,這是怎麼回事?”
“關鍵是,如此高難度的手術,這位趙培儒院長還敢在全國醫生範圍直播,這種膽量,是真牛啊!“
……
京都、海市的團隊,收到這條直播公告時,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這就要……實例手術了?”
“這進度,是坐了火箭嗎?”
一群團隊成員,羞愧的無地自容。
自己團隊做一個中等難度的課題,進度極其緩慢。而人家團隊,做一個難度爆表的“史詩級”難度課題,進展卻像是飛起來似地!
理論階段完成、模擬手術階段完成,這馬上,竟又要實例手術階段了!
不僅僅是效率快,更讓他們震驚的,還是江南省團隊,竟然敢直播。
這是多大的信心啊?
京都團隊的負責人,鄭世新道:“明天上午,我給大家放個假,大家可以看看這台直播。一是最近大家一直加班,也挺累的,稍微緩一緩。二是可以了解對手。”
“不論江南省團隊這次直播手術是否成功,對我們都有重大意義。”
眾人心想,可不是意義重大麼?如果江南省團隊在明天的直播中,手術成功了,那“四個一批”國家基金,是必然要花落江南省了,他們也不用再內卷的加班加點的忙碌了。
隻有明天江南省失敗了,他們才有機會。
……
第二天。
一大早,全國各地的很多消化科醫生,早早的點開了“醫學繼教”app。
點開直播板塊,等待黑色亮起。
終於,到八點左右,直播間準時亮起。
畫麵上,趙培儒似乎坐在觀摩室中,背景中,隱約還能看到,手術室中,器械護士和幾名醫生,正在忙碌的準備著手術器械、耗材、藥品等物。
一個小時後,手術會準時開始。
趙培儒指著身旁電子顯示屏,上麵是患兒的影像學片子結果。
他一邊指,一邊補充患兒的臨床表現:
“患兒有反複發作的小腸結腸炎,肛管排氣腹脹不易緩解。泛影造影顯示結腸袋不清晰,結腸壁僵硬,蠕動少……”
隨著趙培儒一條條介紹下來。
“嘶!這個患兒,生命體征好弱。這隨時有可能不行吧?”
“據說收治的這例患兒,已經輾轉過國內很多家醫院,聽說不少醫生都下過診斷,最多隻能活兩周時間了。”
“現在看來,這生命體征,確實是隻有一周左右了。”
“要是按照以前的兩期手術製,這個孩子,肯定是等不到第二期手術了。幸好遇上了趙老師。”
無數評論,在評論區飛快劃過。
所有人,都在討論著這例患兒的情況。
最終討論下來,所有人都達成一個共識:如果這例病人是擺在他們麵前,他們是肯定不敢收治的,隻會勸說家屬,帶孩子回家,準備後事。
此時,就聽趙培儒在直播間中,道:
“接下來,我說一下我的核心思路。”
眾人紛紛豎起耳朵,心中升起極度的好奇心。
就聽趙培儒道:“簡單來說,是用直線型切割吻合器,將回腸和部分乙狀結腸、直腸側側吻合。”
眾人一下子懵了,用直線型切割吻合器?
這種吻合器,和全結腸型巨結腸有關聯嗎?
而一些水平高的,實力強的,腦子轉的快,見多識廣的,聽到這話,則已經產生了些觸動,腦子裡隱隱感覺抓住了什麼,開始瘋狂的轉動腦子思索。
就聽趙培儒繼續道:“用這種方式來保留一部分乙狀結腸,可以有利於術後水電解質穩定……”
趙培儒把他方案的流程和思路、考量,給眾人解說了一遍。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讓眾人在待會兒看手術時,不至於兩眼一抹黑,而能做到有目的性的去看,去分析,去學到一些東西。
此時的趙培儒,已經不隻是在做係統任務了。
而是在做任務的同時……他要提高全國醫學界的水平。
他的係統,最開始隻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但逐漸的,趙培儒已經開始用於提升全國的醫學界能力水平了。
這樣等到某一天,趙培儒能帶著這群國內醫師,在每一個醫學細分領域,去一個個的占據全球最高的主導權。
這術前一個小時的時間,趙培儒的嘴就沒停下來過。
評論區中,已經有很多人,能逐漸跟地上趙培儒的思路了。
“原來,這就是新思路。雖然還不是理解的特彆透徹,但光是簡單推演下來,感覺確實比之前的兩期手術製,要更加貼合醫學醫理。”
“終於解渴了!最近一直在好奇這熱度最高的項目,終於知道核心思路了。”
京都、海市兩支團隊,負責人鄭世新和孫墨齡,也分彆在京都、海市兩地,坐在電腦前,盯著屏幕。
海市,孫墨齡的臉色,越來越凝重。
“好獨特的視角,好巧妙的構思。”
“難怪這個最棘手的項目難題,一直沒人能攻克,原來需要如此巧妙構思才行。”
孫墨齡此刻,突然有些羨慕趙培儒。
光是這一個思路,就足以展現此人的驚世才華了。那不僅是對醫學醫理的深刻掌握就行的,更是得有個人獨特的構思理念才行。
他有種感覺,即便是今天,趙培儒因為手術意外而失敗,那擁有如此深厚理論支撐的趙培儒,同樣能快速再次開展一次實例手術。
照樣能快速完成項目。
也就是說,無論如何,他們海市團隊的希望都不大了。
孫墨齡此刻,心中突然多了幾分無力,和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