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新任務 工程院院士(1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4824 字 11個月前

廣場上,越來越多的人,目光彙聚到趙培儒身上。不少人還互相交流起來,說著新聞上的那些事。

有的還拿出手機,翻出了趙培儒的照片,這一對比,更加確定了。

甚至有的人,看起來已經蠢蠢欲動,想要過來了。

韋宏兵沒經曆過這種事,他雖說也是個名醫了,可頂多也就經曆過被送錦旗,表彰信。還沒有過這種“被追星“的經曆。

“走吧,不然待會要被圍起來了。”

趙培儒對此早就見慣不慣了,他在江南省時,尤其是在江新醫院的新院區外麵時,經常要被女粉絲群體認出來,還經常被要求合照,這場場麵,他見多了。

……

臨走前,全國醫學會,理事成員鄧長兵來,突然專門找到趙培儒。

“趙院長,您能不能晚走一天?幫我錄製一節課?”

趙培儒好奇道:“錄製什麼課?”

鄧長兵道:“是關於你給吳老做的這台高齡老年人結腸癌技術。”

趙培儒啞然失笑道:“這種技術……廖院士和吳老他們,都已經評估過了。這種技術隻適合發展成高端技術,無法大範圍普及推廣。”

低壓氣腹腹腔鏡技術,對術者的素質要求太高了。趙培儒是有“金色預演卡”和“國醫級水平卡”,才安安穩穩的拿下來的,換成其他人來做,失敗的概率是要大於成功概率的。

鄧長兵道:”這次的課程,不是低壓氣腹技術。“

“實際上,上麵已經達成了兩種共識。”

“一是想訓練一批少數高端人才,專門研究、熟悉低壓氣腹技術。”

“二是,想把你的那種評估法,以一種成熟的評估體係來給大眾講課,這次請你錄製的,就是這節課程。”

“這錄製好的課程,會在‘繼教醫學’app上播放,相當於你發表了一篇‘老年人結腸癌手術指征評估法’的文章。”

趙培儒一聽,心裡也一動。

這確實是個好主意。

他這次展現出來的,是兩種技術。一種是高端的低壓氣腹“操作”技術,這可以發展成高端。

另一種則是“評估法”,則可以推廣開來,普適到廣泛醫院中,讓他們對老年人結腸癌患者,有一套科學有效的評估辦法。

有了這套評估法的加持,就能讓更多術者,更科學的決策病人是否可以手術,這能在無形中,挽救很多患者的生命。

趙培儒一琢磨,給這件事定了性:利國利民的好事。

鄧長兵笑道:”當然,這一切,首先都還得你點頭才行。相應的績效獎勵和榮譽,上麵都會按照最高標準發給你。”

“好。”

……

最終,現場聽課的人員,定為京都醫科大學,聯合京都大學醫學係。

現場授課的同時,錄製的視頻課程,也會同步上傳到“醫學繼教”app。

第二天講課時,韋宏兵發現,

全都是京都各大醫院的結腸領域醫生,一個個都是名氣、地位都不弱於他的專家教授們。

後半場,才是京都醫科大學、京都大學醫學係的學生們。

“幸好,我靠著謝院士,早早的成為趙老師的學生。”

“不然遲個幾天……”韋宏兵看著呢。

……

講完課,錄製完視頻課程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