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未參與過趙培儒項目組的合協醫院崔雪眉、津市王登保等人,則莫名其妙的看著手中的這厚厚一疊紙。
這怎麼這麼厚啊?
裡麵該不會是……除了方向思路外,還把項目組的規矩、紀律, 以及保密協議,都已經合在裡麵了吧?
因為有一些比較傳統的,看重保密的老院士, 在開組建團時,是會這麼做的。
“
“鄭遠、石衛萍、陳彤運、崔雪眉……”趙培儒一口氣念了6個名字。
“你們負責6個子項目。”
“
依次為第一到第六子項目的組長,組員成員,我已經按照個人擅長方向分好。”
分完組,趙培儒道:“現在打開手中的資料,我和你們說一下我們整體的方向思路,以及你們每個組要負責攻克的難題。”
趙培儒這話一說,很多急不可耐的人,連忙就翻開資料。
這一打開,所有人都傻眼了。
“果然,這厚厚的二十頁,全都是方向思路!趙組長已經做的相當細化,相當成熟的地步了!”
很多跟隨過趙培儒的組員,心裡暗道果然,這確實就是趙培儒的風格。
他們內心也激動、期盼起來。
這份方向越是細化、越是成熟,就代表著他們距離成功已經不遠了,就相當於趙培儒已經把前半部分的最模糊的路,已經給他們探索完了。他們需要做的,就是順著趙培儒開拓好的路,繼續往清晰裡走罷了。
而津市王登保、合協醫院崔雪眉等從未跟隨過趙培儒的人,則完全傻眼了。
“這……真的隻是方向思路嗎?怎麼這麼詳細?”
“這位趙組長,該不會是背著我們,已經悄悄的開展了三個月的項目吧?都已經把完成度達到如此程度了?“
最驚訝的還是王登保。
他看著這份資料,差點都跳起來!
趙培儒道:“原右半結腸切除術的思路原則,是從外而內的分離右半結腸係膜,切斷結紮係膜的血管,對淋巴結進行清掃。這樣就容易造成腹膜轉移、血管轉移。“
“而我們項目組的方向,從原則根源上就轉換了思路,從‘從外而內‘的原則,變成‘從內而外’的原則。”
“從血管根部開始切斷,先切除右側的結腸、係膜的前後葉,對血管進行處理和分離操作,將腫瘤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切除,將所在部位淋巴徹底清掃後。以此來達到徹底清除的目的。”
“我的核心思路是,讓血管和右側的結腸淋巴,處於一個並行的狀態,並對血液轉移起到規避效果……”
王登保看著資料,再聽著趙培儒說的這幾句話,腦海中如晴空霹靂!
他一下就明白,他原技術的缺點原因,來自於哪裡,又要如何改進了!
他琢磨了兩年時間,一直沒能琢磨清楚明白的事兒,讓趙培儒這幾句話,一下子就給點透了!
但他明白,雖說隻是兩句話,但背後蘊含著的,卻是一整套完整的思路體係!是一種和他的“從外而內”完全不同的原則思路!
他心裡暗暗慶幸,幸好來了!
他心裡有種預感,趙培儒組長的這種“從內而外”的思路,是真能把那些缺陷,全都彌補掉的,是能讓“右半結腸切除技術”,真正成為一種完美的技術,從而發揚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