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好像還挺簡單的(1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4587 字 11個月前

幾位老院士,心情都很振奮。

“在晚期結腸癌領域,一直以來,咱華夏隻有津市王登保這一項‘半成品’技術在苦苦支撐,可惜還對病人的長期療效並不好。“

“所以趙院長的這個項目的成功,才顯得愈發難能可貴。”

謝東樹院士問道:“趙院長項目的術後數據出來了嗎?”

廖慶儀笑道:“出來了,雖然具體還不能細說,但趙院長和我透露,數據非常喜人,項目成果非常成功。”

秦明輝院士也笑道:“這種新思路,趙院長當初是和我倆簡單說過的,他的逆向思路非常腦洞大開,再加上他過硬的技術,這項目的成功,是遲早的事兒。”

……

醫療科研總部,手術完成後,就更沒有趙培儒的事兒了。

他讓王登保、鄭遠、路瑤瑤、牧思思等人,負責整理資料,將項目成果上傳到國家醫學會。

再撰寫論文,發表到國家醫學期刊上。

有這些精英骨乾們,這些“小事”根本輪不到趙培儒做,下麵的人自然就能全部弄好。

……

最終,論文發表在了《外科醫學》上,這是華夏外科領域,數一數二的專業期刊了,影響力極大,很多老院士**文,都會選擇在這家雜誌上發。

論文一發出來,幾乎所有消化領域的從業者,全都看到了。

全國的消化領域老院士們,也都在訂閱這份專業醫學雜誌,當看到趙培儒這篇論文時,不禁拍手稱讚!

“這療效比起之前津市王登保的,要好很多啊!”

“這麼好的療效趨勢,以及根源上的切除徹底性,預期長期療效也會遠遠好於津市王登保的那份研究成果。”

“晚期結腸癌領域,一直都缺乏重要的支撐性技術,這次趙培儒院長的技術很好的彌補了這個缺陷!”

“是呀,這個研究成果,太重要了!雖說隻是針對晚期結腸癌,但對整個結腸癌領域的研究治療,都有很多幫助。”

整個行業內的高端話語中,對趙培儒這次的項目、論文的評價,都非常高。

……

趙培儒給廖慶儀院士,打了個電話。

他這條任務鏈的最終目的,是”提名工程院院士“。

也不知道難不難,流程如何。

廖慶儀院士,是他認識的人當中,相關領域地位權勢最高的,他想走的路,這位廖院士都曾經走過。所以趙培儒打算先問問他。

廖慶儀院士一接到趙培儒的電話,先是笑著誇了一通:“趙院長,你的論文我看了,非常棒!由內而外的原則思路,非常大膽,也非常有效!”

他開玩笑道:“另外,我的人,你什麼時候才還回來啊?”

趙培儒笑道:“我今天就給他們放假解散了,應該明天就能回去了。”

他心裡,對廖院士也很感激。這次“借人”,廖院士不僅把石衛萍、陳彤運這兩個跟隨過他的骨乾借了過來,還額外又借了六名骨乾,對他的幫助最大。

“廖院士,我想和你打聽個事。”

“你說。”

趙培儒問道:”工程院院士……我怎麼才能被提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