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吻合的低壓控製,以及引流都能很有效的提高整台手術的安全性……”
楊海誠院士驚喜不已,趙培儒所說的這些解決方向,可行性非常高!這些解決辦法,都非常高明,像是凝聚了無數智慧在裡麵。
當然蘊含著無窮智慧了。
趙培儒腦海中的這套解決辦法,是他腦海中的幾種優秀術式的集合,那都是集結了無數血淚經驗的總結,多年技術迭代改良的結果。
裡麵的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不知多少優秀醫者的深思熟慮,每一個細微之處,都經得住推敲和考量。
不論楊海誠院士怎樣推算,怎樣琢磨,這套解決辦法,就如同“標準答案”一樣,挑不出任何破綻來。
趙培儒就在旁邊,耐心的等待著楊海誠院士。
這個項目,非同一般。
估計楊海誠院士,也不敢輕易做決定重啟,必須要充分推算這一套解決辦法,確保其行之有效才行。
重新啟用被冷藏的項目,那是需要慎重再三的,楊海誠院士必須對此負責,他不能隨隨便便就重新申請啟用項目。要是到時這套方法被最終證明行不通,那可就麻煩了。
國外盯著這裡的某些媒體,看到冷藏、重啟、又重新被迫冷藏,還不知道會怎麼諷刺貶低呢。
“趙院長,我能請你,進裡麵坐坐嗎?”
趙培儒笑道:“行啊。”
兩人進到裡麵,趙培儒發現,即便是在這老宅裡,桌子上,櫃子裡,依然堆放著無數的紙質資料。
顯然,楊海誠院士說是回來修養心態,可還是放不下他心中的這些東西。
楊海誠院士點開電腦,又拿出更多的紙和筆。
他鄭重的道:“這個項目,我必須要充分證明,你提的這些解決方向成功率足夠高,我才敢去申請項目重啟。”
趙培儒點頭:“好。”
他太理解這楊海誠院士了。
在對方心裡,這麼重大的項目一旦重啟,就意味著必須成功,不能失敗。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現在就先充分論證一下這些方法,有了十足的把握,再去重啟項目,省的讓更多的人跟著空歡喜一場。
兩人就在這屋子裡,又繼續溝通了三個小時。
楊海誠院士的老伴兒,期間進來了兩次,一次是給兩人端來了兩碗家常麵。
另外一次,是把楊海誠院士的那碗沒動的麵,已經砣了的麵端了出去,又端了一碗新的進來。
而趙培儒那一碗,早就讓他消滅完了,還順帶誇了誇做麵手藝好。
終於,楊海誠院士手中的筆停下了,敲擊鍵盤的聲音也停下了。
取而代之的,是他滿腦子的興奮和滿眼的驚喜。
“可行,可行,全部都可行!”
他驚喜不已的盯著手中的這些推敲過程。
每一個步驟,都紮紮實實,穩紮穩打。
實在是趙培儒提出來的這些方向和建議,太寶藏了!光是推敲的過程,他就能感覺到裡麵蘊含著的無窮智慧,讓他非常過癮!
“隻是……”
楊海誠院士眼眸中的興奮之色,逐漸淡了下來:“有一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