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學誌在趙培儒這位工程院院士麵前,姿態擺的還是很低的。
他心裡雖然看不起江南省肥胖治療中心,但卻對趙培儒非常尊敬。
“付主任,這邊請。”
趙培儒帶著付學誌和藺勁鬆,來到團隊工作的樓層。
付學誌透過半透明的玻璃,已經能看到裡麵的那些工作人員。
他心裡也好奇,這位工程院院士,會拿出什麼東西,來讓自己答應對方中心來主導。
趙培儒帶著付學誌和藺勁鬆兩人,進入到裡麵。
“我們的思路,是用一種名為‘迷你胃旁路術’的辦法,來改良傳統的胃旁路術。”
“具體來講,是將胃小彎管狀切除,行胃空腸吻合課程迷你胃旁路,將兩個吻合口,減少成一個,通過減少胃的容積和吻合口跨過十二指腸和部分空腸,來達到減少食物吸收的目的。”
“在手術操作上,你們的安全性技術,是是降低了吻合口瘺的危險性,但卻無法減少吻合口瘺發生的幾率。”
“而我們的思路,可以在低位結腸和胃小囊吻合,如此達到減少吻合口的目的。”
“最終的手術難度、手術時間等等,都會降低。”
趙培儒一邊帶著付學誌參觀,每到一個課題組,就介紹對應的就解決技術。
一圈看下來,付學誌是越看越心驚!
思路優秀,這就不說了。畢竟從根源上解決的思路,誰都想過。他們康合中心的許多醫生,都想過走這個思路。
關鍵還是提出思路之後,是否有能達成思路的辦法,有能支撐思路的技術!
這才是關鍵!
他們康合,曾經也嘗試過減少吻合口,也曾經立項多次,但次次都失敗了。就是找不到支撐減少吻合口的關鍵性技術。
讓他心驚的是,他參觀了這一圈下來,江南省中心不僅有了支撐性技術的大體框架,甚至在一些技術難題上,都已經有所突破了!
難怪,對方要求要主導!對方在這個技術方向上,已經把大體框架,乃至是很多實事工作都做完了!
這與其說是共同研發、雙方合作。實際上,付學誌發現,光靠江南省中心的這些人,應該就足以單方麵的完成這個研究方向了!
付學誌此刻也完全明白過來了,對方提出要和他們京都康合中心合作,說的好聽是共同研發,說得難聽點,他們京都康合是進來分享成功碩果來了。
這一下,搞的付學誌不好意思了。
他也明白了,對方要的,就是他們京都康合的名氣罷了。
旁邊的藺勁鬆沒有說話,但心裡的震驚,不亞於付學誌。
他也是第一次知道,趙培儒團隊的進度,竟然已經如此之快。之前才剛和自己提出了這個思路方向,現在竟然已經做到這一步了!
付學誌尷尬道:“趙院士,您完全可以不用帶我們一起的。”
趙培儒道:“合作促進雙方共贏,我們來主導項目,你們來配合,行嗎?”
付學誌重重的點頭:“行,當然行!我這就讓我們京都康合團隊的人趕過來,加入項目組。“
他不能真的“隻摘果子不出力“,不然,這次趙院士是看得起他們的名氣,才願意合作。而等到下次,趙院士就不可能繼續找他們合作了。這種好事,可一而不可再,必須證明他們自己的作用才行。
不知不覺中,付學誌的心態,已經從之前的高高在上,完全交換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