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院士的名氣真管用(2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4493 字 11個月前

“醫學繼教”app上,鄧長兵再次放出了術前的最後一次“直播預告”:

“趙培儒院士的迷你胃旁路手術,即將開始,請點擊直播板塊”

這是首次公開手術術式的名稱。

所有收到app推送的醫生,看到這個名字,心裡都好奇:“迷你胃旁路手術?”

“怎麼個迷你法?”

之前的關鍵詞是“提高安全性”,這次的關鍵詞是“迷你”,難道是小一號的“胃旁路手術”。

地區醫學聯席組委會。

藺勁鬆等領導,心裡也不免有幾分激動和緊張。

“直播手術要開始了。”

這次,是他們衝擊“國家級”肥胖治療中心,非常重要的一環!

和康合中心合作,顛覆性技術,全國範圍內直播如此多的大事疊加在一起,一旦成功了,那對他們的名氣提升,將是巨大的!

“如果這次成功了,我去上麵申請‘國家級’牌匾,會很有底氣。”藺勁鬆不停的摩挲著下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顯示器上的直播板塊。

其他領導,也都跟著有些緊張,期待。

他們東南地區,能否出一個“國家級”的治療中心,就看接下來這一步走的如何了。

全國各地的肥胖治療中心、各醫療機構消化領域醫生,都點開了app,關注著這場直播。

“前段時間,趙院士用‘單孔’技術,顛覆了‘多孔’技術,導致現在的病患們,都不願意再接手多孔手術。”

“也不知道,這台手術,會造成什麼影響。”

一些醫生,苦笑著搖頭。

這就是醫學界發展的潮流,如果不趕緊跟上,他們就會被淘汰。

當然,他們心裡並不會因此而怨恨趙培儒,因為世界醫學事業,總是在向前發展的。

即便是趙培儒不開發“單孔”技術,彆人也會開發,即便是國內不開發,國外也會開發。若是不思進取,隻會被時代潮流淘汰掉。

他們心中,甚至有些感謝趙培儒。

因為趙培儒在開發出新技術後,不僅沒有提高準入門檻,反而還大力推廣技術的普及。聽說單孔技術已經通過了“第一批引入名單”,據說之後,會總共有五批引入,最終會普及到全國範圍內的每家縣區級醫院。他們每個人都會受益。

終於,到了手術時間。

在眾人的期待中,直播間的屏幕,瞬間亮了起來。

與此同時,趙培儒那熟悉的聲音,再次響起。

“全國的各位同僚,我這次要做的‘迷你胃旁路手術’,核心思路是將胃小彎管狀切除後,行胃空腸吻合,形成迷你胃旁路,這是對標準胃旁路手術的改良,能從兩個吻合口,減少為一個吻合口“

趙培儒一開口,便為眾人答疑解惑。

“聽趙院士的手術直播,果然還是舒服啊!”

“哈哈,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趙院士的課,聽著就節奏很對,上來就先介紹治療思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