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藺勁鬆拿出一張表格來。
“這是上麵對國家級治療中心的硬性要求,是關於設施、設備、規模、病源等等的硬性條件。咱對比著,查漏補缺,把劣勢彌補上來就好。”
相比於技術的提升,這些所謂的“硬性條件”提升,反而是最容易的,隻需要資金到位,一切都能解決。
“隻是病源……”
葛建明稍稍猶豫了一下。
“病源數量,就稍微有點麻煩了。”
“咱不像康和治療中心那種老牌的第一梯隊,又是身處京都那種繁華之地。所以在病源數量上,要差一些。”
他們主要還是跳級跳的太快了。剛剛從第三梯隊跳上來,沒有沉澱和積累。隻有依靠著趙培儒最近拿出的兩個顛覆性技術來吸引病源,口碑也隻是剛剛才打出去,病源數量比之前,雖說有了一個爆發性增長,但還是不夠。
眾人都麵麵相覷,他們對此,也是毫無辦法。
這似乎,隻能依靠時間的積累,慢慢等病源數量跟上來。
口碑的發酵,名氣的積累,人們觀念的轉變,這些都需要一個時間積累的過程。
眾人都沉默不語之時。
趙培儒道:“我倒是有個辦法。”
“我打算,再來一次大動作。”
眾人心裡好奇,大動作?
趙培儒自信笑道:“大到能把全國病源,都吸引過來的那種。能讓有條件的患者,恨不能立即飛過來,拋棄康合等治療中心,一門心思就想來咱們江南治療中心的。”
眾人這一瞬間,都有些呆滯。
這……怎麼做到?
很多病源,現在實際上都在觀望,都在等待他們當地的減肥治療中心能引進趙培儒的技術,這樣他們就無需專門跑來江南省一趟。
畢竟絕大多數人,是不願意舟車勞動,跑那麼遠的。覺得麻煩,耗時耗力又耗錢。
什麼辦法,能讓他們不願意再等待,要迫不及待的,即便是遙遠,也要專門高鐵飛機過來接受治療?
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到趙培儒身上。
趙培儒道:“行業內,實際上一直有一個爭議。“
“減肥減重手術,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胃旁路手術,一個是胃袖狀切除手術。”
“不論是行業從業者,還是病患,在麵臨減重手術時,都會在這兩個手術之中糾結。”
“相比起來,胃旁路手術減肥減重的療效更好。但在手術後要終身服用礦物質、維生素等補藥補充,很麻煩。另外,由於胃旁路手術改變了胃腸道的連續性,術後容易造成胃癌的漏診。”
“而胃袖狀切除術,相對更簡單,也更安全,並且隻需要在術後服用半年的補藥,就無需再繼續服用了,更方便。但肥胖療效上卻不如胃旁路術。“
眾人紛紛點頭。
這兩種手術,在行業內,各自有一批堅定的支持者。
有人說,胃旁路術是西方國家的“金標準”,但不適合“胃癌”發勝率更高的東方國家。有人說,胃袖狀切除術方便便捷,不會給患者帶來很多麻煩。
各有各的堅持。
眾人好奇,趙培儒突然提這個乾嗎?
7017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