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所有人乾勁十足,仿佛脫胎換骨一般。
自從國家級的牌子掛上之後,他們的病源數量,再次迎來一波瘋長。
國家級的認證,對很多病人患者來說,就是最好的“定心果”,再加上趙培儒在網絡上、民間的威望和名氣,無數病人專門乘坐飛機,跑來江南省中心接受治療。
“好起來了啊。”
舒雲教授、於永成等人,這幾天每天工作中,都是帶著滿滿的笑容。
臉上的笑意,心裡的甜蜜,一直掛著。
“是啊,好起來了。”
於永成等中心團隊成員,笑著道:“這麼好的日子,以前怎麼敢想啊。”
“趙院士憑借著幾項技術,一下把咱從第三梯隊,直接拉到了第一梯隊。”
“更是有隱隱成為首位的趨勢。”
旁邊,賈彥軍教授也笑道:”有這個趨勢,之前的首位是康合中心,咱作為後來者,各項配套資源、設施設備等等,也都跟上來了。現在唯一的缺陷,病源數量,也在飛速增長,估計最多再有半個月左右,咱就全方位,徹底的超越過京都康合中心了。”
下班時間。
於永成來到門外,依然不舍的回頭,看了眼上麵掛著的那塊牌子。
“國家級”三個字,極為惹眼。
於永成心裡一笑,用手機拍下這塊牌子,發在了自己的朋友圈上。
很快,收獲了一大堆點讚。
其中一個老同學點讚,並評論道:“太羨慕啦!羨慕的我要裂開了!”
於永成一看,不由得一笑,這個同學,和他一樣是消化科領域出身,後來一起投身在肥胖治療這個細分領域,隻是,他選擇來到了江南省肥胖治療中心。而他那個同學,去了條件更好的外麵大城市的肥胖治療中心。
當年,好多同學都對比過兩人,言語談論間,也都認為那個同學的發展會更好,很少有人看好於永成。
甚至有一個女同學,當麵和兩人的關係都不錯,最終也選擇,追隨那個同學去了大城市發展,想過上人上人的大城市生活。
結果,時過境遷,他那個同學,所在的大城市的肥胖治療中心,至今也還隻是第二梯隊,而他那個同學個人混的也一般,還隻是中心裡的一個中層而已。
可他於永成,不僅混到了國家級的中心,還是這個中心裡的高層之一了。
相比之下,難怪他同學要羨慕的裂開了。
“這就是人生的機遇啊。”
於永成相信努力的力量,不然,他也不會從無民小卒,一步步做到中心的高層。
在趙培儒介入肥胖中心之前,於永成就是這裡的高層了。
但他此刻,更相信機遇的力量。要不是趙培儒的介入,他這輩子,恐怕也不會站在“國家級”的牌子之下。
……
“王會長的電話?”
趙培儒看到手機上的來電顯示,有些好奇。
這位王會長,位高權重,職責也多,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全國各地到處飛。一旦打電話過來,肯定是有大事了。不然一般小事,讓下麵的工作人員,比如鄧長兵理事聯係就好了。
會是什麼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