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放在以前,趙培儒在碰到這種“高度類”的任務鏈時,是會直接放棄的。
都是因為家底積攢還不夠,從而去選擇“廣度類”的任務。
但這次,就隻差40萬經驗值,隻需要在這些任務中,想辦法任意完成一條, 就能夠了。
值得一試。
到時候,真要是卡住了,趙培儒也能放棄這條任務鏈,轉而繼續去做“廣度類”的任務鏈。
想到這,趙培儒徹底心動了。
“這條任務鏈,最終要獲得國際醫療組織的認可,這是要衝擊全球最強。是要帶領華夏醫學界, 在醫療類的各個尖端領域,突破國門,衝擊世界了。”
看其獎勵。
估計以後的完美級任務鏈的獎勵,都會是這麼高,太爽了。
趙培儒在心裡:“接收任務鏈。”
……
趙培儒在擔任“國家胃瘤研究所“的榮譽所長實職後,便需要履行一些工作上的義務。比如一些研發方向、項目研究等的審批簽字,是需要他簽字的。
當然,考慮到趙培儒的主要工作地點,還是在江南省,“國家胃瘤研究所”特彆安排,允許趙培儒可以遠程辦公。
尤其是趙培儒的工作,涉及到一些簽字類的,專門為他配備了一塊高度加密的簽字版。
趙培儒隻需要遠程看過傳真過來的資料,或是內部係統上的申請書後,在簽字版上簽字即可。
這天,便有胃瘤研究所下麵的工作人員小張,在線上找趙培儒簽字。
小張是趙培儒分管的下屬,屬於他的左膀右臂。
“趙院士, 這個得找您簽字,這是我們下麵的一支胃瘤吻合方向的研究團隊, 改進的一種吻合方式。“
“這種吻合方式,團隊已經研究超過一年時間,理論階段、模擬階段、實例手術階段、國家審核階段,都已經全部通過。吻合效果可以比現行的胃瘤吻合方式提高3%左右的療效。”
趙培儒聽著電話裡小張的請示,看著傳真過來的資料。
實際上,他加入國家胃瘤研究所後,才發現這個單位的底蘊,是多麼深厚。
其“未公開”的研究方向,就多達數百種,很多都是研究的非常透徹、成熟了,才投入推廣出去。
就像是眼前這個“胃瘤手術吻合術式”,下麵的某支團隊,已經研究了一年多的時間,僅僅隻能有3%的提升,卻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了。
“這3%的提升,實在不夠看啊。”
趙培儒心裡突然一動。
或許,他能把這個療效數值,再提升一個檔次。
他的【任務一】, 不就是要“提出針對胃癌切除後新的吻合方式”麼?
“這條任務鏈, 應該隻用國醫級水平卡,就能幫我完成。”
以趙培儒的經驗來看,這3%的提升療效水平,在彆人眼中,或是算是個不小的提升了,是個值得全國範圍內推廣的改良方式了。
但以趙培儒的經驗來看,他還能讓這個提升幅度,達到50%左右。
“使用國醫級水平卡,在‘全胃切除食管空腸吻合’技術上。”
下一瞬間,趙培儒腦海裡,立即湧現出無數的經驗和知識。
無數的胃癌全胃切除後的吻合案例、經驗、先進思路、優秀方式,全部灌輸到他的腦海。
“果然。”
趙培儒查看了一下那些經驗後,露出一抹笑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