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來得及嗎(1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4776 字 10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外科藝術家最新章節!

“胃癌全胃切除後的消化道重建”這個細分領域上,合協醫院、醫科大學科研機構,投入占比都比較小。

所以柯院士才有了這一番話。

胃瘤研究所的王院士,微微點頭。這是上麵進行優勢分配的結果。每個醫療科研機構,都有各自的需要集中優勢攻堅的領域。

任何一所醫療科研機構,都不可能把所有醫學領域全部都囊括的。

這時,王院士的手機響了。

是同屬於國家胃瘤研究所的鄭院士打過來的。

“這鄭院士,現在應該正在和趙培儒院士,開慶功宴呢吧?怎麼打電話過來了?”王院士笑道。

他們都知道,鄭院士的項目,本來是被東洋島國的高野久秀教授,壓著打的,幾乎要認輸了,結果趙培儒院士力挽狂瀾,一下開拓了兩厘米以上病灶的早期胃癌領域,一下逆天翻盤了。

聽到這事時,他倆人還特彆羨慕鄭院士。

王院士接起電話來,笑道:“老鄭,你不在那開慶功宴,找我乾嘛?”

鄭院士哈哈大笑道:“這不就是請你來喝酒嘛!你前段時間,天天找我喝酒,我忙著手裡的項目,每天愁眉苦臉的也沒有心情。現在總算,所有事情都告一段落了,心情閒了。”

王院士想到前段時間,老朋友那低迷的狀態,再看看現在意氣風發,不由得也一笑。

“行了,你有閒心了,我卻是又沒空了。”

“我現在,和合協醫院的柯院士,正負責一項國際交流項目……”

王院士把事情簡單一說,最後話題又繞了回去,羨慕道:

“我是真沒想到,新加入咱單位的趙培儒院士,竟然這麼牛,硬生生的在早期胃癌領域,開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不過可惜,你們的技術,是治療切除方麵的,和我們這吻合重建工作,是前後不同的兩個部分。不然也有個參考意義。”

他現在,是“求賢若渴”,恨不能把一切有參考意義的,有用的,全部都囊括進來,好能在幾天後的意國,多國國際交流會上,為華夏爭一份光。

那邊,鄭院士想了下,道:”或許,你們可以詢問一下趙培儒院士的意見。“

“這段時間相處下來,我覺得他的想法很多,腦子非常靈光,說不定就能幫你們提出什麼點子來。我有時候,都佩服他那顆大腦,自愧不如。”

這邊,王院士、柯院士兩人,聽到這話,心裡也不由得一動。

趙培儒的思路多、點子多、腦子靈,是公認了的。

不僅是鄭院士誇,之前他們就聽行業內的廖慶儀院士、秦明輝院士、許芹院士、謝東樹院士他們都說過。

兩人對視一眼,王院士道:“要不,我們去拜訪一趟趙培儒院士?”

他們這“消化道重建”,歸根結底,是屬於胃癌治療領域。而現在,這個領域中名氣最大的,就是趙培儒院士了,說不定對方腦海裡的某一個見解,就能給他們提供“靈光一閃”。

柯院士也大為心動,但還是很懂人情世故道:

“趙院士剛剛忙完項目,也該讓人家好好休息一陣,我們這催著趕著讓人來出謀劃策……”

越是到了他們這個地步,越是知道“休息”這兩個字眼,有多麼難得。

很多時候,能有個幾天的假期,可能就是這一年來,唯一的一段放鬆時光了。

趙培儒也是59歲的人了,比他們幾個,也小不了幾歲。這個年紀,身體又不是鐵打的,哪能這麼連軸轉?

王院士點點頭:“對,你還真提醒我了,我記得趙院士這幾天,是在請假休假中。好像是在陪著他家裡的孩子遊玩京都周邊景區。”

兩人暫時按捺下了這個想法。

“咱倆帶著團隊,再琢磨琢磨就是了,大不了繼續抓頭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