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名氣又大了(1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5801 字 11個月前

急診主任郭軍看著趙培儒離開時的背影。

想起了醫院公告上,“肝膽胰外科趙培儒組建新手術團隊”的消息。

“難怪了!”

“難怪到了這個年紀,都還敢出來挑大梁,敢成立新的手術團隊。”

“這種水平就是硬實力啊!”

……

回到科室。

【恭喜您,完成“任務一”,獎勵高級水平卡一張。】

“哦?我完成任務一了?”

看來當時那種情況,已經符合“任務一”的條件了。

這倒是不錯,不知不覺中,都完成新任務鏈的一個任務了。

距離增加壽命,又近了一步!

趙培儒剛把這張卡收入囊中。

門就被敲響了,馬林在門口探頭。

“趙老師。”

趙培儒:”進來吧。”

馬林誇讚道:“您剛才那台門靜脈取栓手術,做的實在是太漂亮了!”

“簡直比市中心醫院的水平,還要高!”

他思索著道:“趙老師,您說咱科室,誰最有可能,能學會您這門手術技術?”

“您覺得誰有這種潛力?”

馬林很想在科裡培養一個年輕的人才出來,不然,每次都讓趙老醫生去手術台上拚命,太說不過去了。

趙培儒搖搖頭。

“這種術式,對手法操作的精細程度要求有些高。咱醫院裡,估計也就向主任,能完整的操作下來。”

“你也還算可以,但你最好還是去學習市中心醫院的介入取栓法,比我的操作手法要容易一些。”

馬林有點尷尬,這不就是說他的水平差嗎?

“至於副主任吳山,他需要進步的地方太多了,這個術式他學不來。”

馬林心裡一歎。

對此,他也早有預料。

在之前的術中觀摩時,他就發現操作難度太高,並不具有普及性。

這次過來詢問,也就是抱著萬一的期望。

此時聽趙培儒一分析,也就死心了。

他感歎道:“咱科室,還是缺人才啊!”

其實不僅是他科室缺人才,整個四院都缺人才,這是四院被擠壓生存空間的大環境所致。

馬林暗道:“要是科室裡,多幾個像趙老醫生這樣的就好了!”

……

科室過道裡。

鞏自厚和副主任常麗芳,湊在一起聊天。

“聽說了沒?馬主任和趙老他們,在急診科做了一台手術……“

“這事都已經在科裡傳開了。據說當時病人差點就送到市中心醫院了!結果趙老用了一種改良的介入靜脈取栓術式,效果非常好!直接就讓病人脫離危險了!”

“連這種手術都能拿下!趙老真牛啊!”

類似的對話,在科室四處發生著。

都在傳趙老醫生有多厲害!

團隊會議室裡。

趙培儒在給自己的團隊做總結。

“小孟今天的表現不錯,和我的配合熟練程度,比之前的幾台手術要好一些了。”

“小牧的數據記錄工作,也詳儘有序,值得表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