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久,四院都沒有過這種宏大的場麵了?這一次雖然是對比手術,可換一個角度想,同樣也是四院的一次宣傳露臉的機會。
宋校文院長為眾人介紹道:
“對比手術的時間,會在九點準時開始。”
“那兩間相鄰的手術室,就是待會做對比手術的地方。”
“這位趙培儒老醫生,就是待會做對比手術的主刀。”
一個個介紹下來……
眾多大人物們,都不禁看了眼趙培儒。
這位老醫生可真有奉獻精神。
有的人則回想起來,昨天和薑教授聊了很久的,似乎就是這位吧?
這時,薑教授主動站出來,為趙培儒說了幾句好話。
“待會趙老醫生做對比手術,肯定會被比下去,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醫術水平低,而隻是代表著他所用的外科腸流轉術,是一種落後的術式。這次的對比手術,隻是為了讓大家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
“而事實上,這位老醫生的水平很不錯,最新的省《外科醫學雜誌》上,就有他寫的一篇關於門靜脈的文章,寫的非常不錯!大家回頭可以看看。”
眾人都沒想到,薑教授還會為這位老醫生說話。
剛才有些同情趙培儒的人,此刻目光頓時變了。
原來這位老醫生也是位牛人啊!能發表學術文章的,水平都不會低。
四院的宋校文院長、向譚等人,心裡也對薑教授好感大增!
宋校文院長對旁邊的向譚、住院部鄧部長等人道:“趙老醫生能主動站出來,這很不錯!這是在給咱四院做貢獻,之後,如果有好政策傾斜的機會,儘量善待這位老醫生。”
眾人都是點頭。
這時,幾個市電視台媒體記者,來到眾人麵前。
這是宣傳部門來做配合宣傳工作的,專門來報道這次對比手術,要在本地電視台的科技頻道上插播,用以宣傳江南省的醫學事業進步。
電視台先是采訪了一下薑教授,在鏡頭前說了一段微創介入術式的優勢。
緊接著,鏡頭就轉到了趙培儒這邊。
女記者提問道:“趙大夫,我們聽說今天您會主刀舊術式,您覺得新推廣的微創介入術式怎麼樣?”
趙培儒道:“對患者來說,確實是更優的選擇,能減少創傷和術後疼痛。不過,新術式也依然還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
女記者轉頭問薑教授:“薑教授,是這樣麼?”
薑教授笑著點點頭:“確實還有進步空間!”
“比如這課題的其中一個難點,我們專家組就一直突破不了。如果能突破的話,這台術式的適應症還能擴大,手術效率也還能更高。”
女記者點點頭,順著話頭,誇起了薑教授和背後默默努力的專家組。
不遠處,幾個人聽到這段采訪,卻是不由得發笑。
“還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這老醫生也真敢說啊!”
“現在這術式才剛推廣,還沒幾個人吃透呢,這就敢說進一步的改進了?”
“這話,確實有些大了。”
“嗬嗬,估計是待會要做對比手術,有點抹不開顏麵,現在先找回點麵子吧,人之常情,理解!”幾個人相視一笑。
到了手術時間。
趙培儒、薑教授兩人握手後,便分彆進入兩個手術室。
大人物大領導們,則進入玻璃觀摩室。剩下的人,則進入旁邊的大會議室觀看牆幕直播。
與此同時,直播畫麵同步出現在大會議室牆幕上,以及全省醫療網絡係統上,供全省各家醫院的醫生觀看。
“咦?這直播畫麵,怎麼有三個?”
“不是說有兩個手術室,進行對比手術嗎?這難道要三台手術進行對比?”
眾人逐漸的都發現了,直播畫麵竟然是三個,分彆顯示著三間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