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向譚的疑問。
趙培儒笑道:“這台手術比較複雜多變,有些情況需要在術中探查才能發現。”
“所以,根據術中具體情況,有可能臨時換入路方式。”
“最終目的,還是為了選出最適合病人的方式。”
向譚聽的不由點頭!
目光落在那各種入路方式上
既然能寫出這些,還寫的如此詳儘,說明趙培儒對肝尾葉切除的各種入路方式,都掌握的不錯。
而且以他的經驗來判斷,這些入路方式思路,在病理和技術上行得通。
他也逐漸琢磨過味了。
趙培儒這是所有入路方式都精通,自然就選擇性多了。
而市中心醫院,對這台手術的各種入路方式還不太精通,術中無法做到靈活變通,隻能討論研究出一種手術方案後,就貫穿執行。
兩相比較,還是趙培儒這種,更顯得成熟而全麵!
向譚的眼神中露出不可思議。
“趙老哥,你對這入路方式的掌握程度,也這麼高?!”
他深知,這可不是一點功底!
這絕不是單純的學會各種入路方式就行的。而是要根據各種具體病人的不同情況,來靈活運用掌握。
換而言之,這不僅要對入路方式精通,更要對病人的各種病情熟悉。還要知道如何靈活搭配。
這說明,趙培儒在這入路方式下,下過很大的功夫,花費過大量的時間鑽研各種案例!
趙培儒笑笑,又給孟祥提點:“小孟,我交代你幾點,你術中配合好我。”
終於,趙培儒三人寫完手術方案,從房間中出來。
甘宏昌看了一遍手術方案,確認認證,並打上標簽後,將這份方案發給了省專家組。
在他看這份方案的過程中,眼睛也隨之一亮!
比市中心醫院的豐富很多啊!
尤其是各種入路方式的選擇,明顯比市中心醫院準備的詳細得多!
光從這份方案上,就感覺趙培儒的準備,比尹廣海更充分。
甘宏昌再聯想到最近這位的表現
“趙主任,這是我的手機號碼。”
甘宏昌笑道:“你是省專業委員會的人才,不過,我這市專業委員會主任,也和你業務對口。”
他眨眨眼,“關鍵是,省領導很忙,可能顧不上你。但我可不忙,有什麼事隨時找我,我保證第一時間給你解決!”
趙培儒知道這是市裡的人,為了留住人才而做出的重視態度。
不過,這是雙向的、彼此的方便,沒有誰求誰,彼此是對等關係。
和這甘宏昌主任交好,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雙方交換了號碼。
很快,省專家組審核完了雙方方案,全都通過,可以進入手術階段。
到了下午,市中心醫院和四院的團隊,準時過來,準備手術。
手術地點選在第三方,市三院。
雙方同時在相鄰著的兩個手術室開始手術,全程也通過術野直播的方式,供專家組,以及所有參賽的醫院觀看、評分、評獎。
“要開始了吧?”
三院的功能大廳裡,四院、眾多參賽醫院,大賽組委會,全都目不轉睛。
四院眾人,都不由得有些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