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意義很重的手術(2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5108 字 11個月前

這可是四院首台利用高新技術“微波消融術”來治療病人。

可以說,意義很重!

潘明德的目光,看向窗戶外麵。

“這是我們四院,首次邁出“高新技術專科”的一步。”

“如果成功了,院委會的其他人,也就更願意給肝外科加大投入了。”

這條路是他潘明德先提出來的,已經和他牢牢綁定。所以院高層裡麵,最希望手術能成功的,就是他潘明德了。

“但願順利。”

醫務科長和大主任向譚,直接來到了手術室外,等待消息。

“向主任,這台手術的成功率有多高?”

向譚:“這是微創介入術,成功率目前還不敢斷言,但即便是手術失敗了,因為對患者創傷術中意外也相對更可控,風險小。不像外科開刀手術那麼驚險。”

醫務科長聽了這話,微微點頭。

他又問道:“這手術,難做嗎?”

向譚深吸了口氣:“難做!你想想,那麼多省級大醫院,也就少數幾家開展,能不難做嗎?“

向譚在昨天之後,補了大量的功課。

也給省醫科大附屬第一醫院的老熟人薑教授,打了個電話,仔細詢問了關於這台手術的方方麵麵。

此刻,他對其難點、優劣勢等等,大致都清楚了。

“這種高新技術,難就難在對設備的掌握和熟練上!”

“這種微創手術看似好做,但想要做好了,卻更不容易。”

“要透過設備,間接的操控作業,這就需要手感、空間感極好,人和設備的配合及熟練程度極高,反而不像外科手術那麼直接。”

兩種手術,各有各的難點。

向譚笑道:“不過,一旦成功,這種高新手術的好處多著呢!”

竇科長好奇的看過來,他知道這種高新技術是趨勢,但還不太懂優勢在哪。

“這種消融技術,對惡性腫瘤的消融速度快,可操作範圍大,精準度高,止血能力強。”

“一整台手術做下來,前前後後也就一個多小時,核心的消融部分,更是隻有幾十秒的時間。”

竇科長一驚:“這比開刀手術,優勢也太大了吧?”

向譚點頭:“而且趙主任選的這種新型號設備,微波針的精準度更高,能方便準確導入靶區,在消融的同時,對正常肝臟組織影響也小。”

向譚越是補課,才越發覺趙培儒“考慮之周到”!

購買的這兩台設備儀器,簡直是一步到位!

選用了行業內適用範圍最好的兩台設備!

可以說,幫四院少走了很多彎路,也少花了冤枉錢。

要知道華康醫院和醫科大附屬醫院,都是花了不少冤枉錢,嘗試了很多型號的設備後,最終才選出了最適合廣大病患的設備,目前用的也是四院的這兩款。

昨天向譚就感慨,這趙老哥,簡直是四院福星。

市醫學會,正在寫材料的甘宏昌主任,看了看時間。

“這個時間,趙主任那邊估計已經開始手術了吧?“

“希望能得到好消息這樣,我申請候選名單的把握,就更大了!”

“一家市級醫院,卻開展了很多省級醫院都沒能開展的高新技術”

甘宏昌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我都想看到材料提交時,市領導臉上的表情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