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讓這麼多人感慨(1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5137 字 11個月前

手術接近六個小時。

就連年輕助手孟祥,都顯露出了幾分疲態。

這種長時間的高消耗,對個人的精神意誌和體能消耗,都是巨大的考驗。

但作為主刀,明明消耗應該更大的趙培儒。

此刻卻依然精神奕奕,保持著如同一開始的高強度動作和速度,每次下刀,都沒有偏差一毫。

“趙主任這身體素質,真令人羨慕啊!”

鄧所長歎為觀止。

“薑教授,你說的沒錯,這個手術方案,還真是趙主任為他自己量身定做的!”

“彆的醫生遇上這種病人,估計也不敢輕易做出‘肝切除治療’的決心,這一整台手術下來,怕是就得消耗半條命啊。”

這話雖說有些誇大,但眾人都情不自禁的點頭。

等手術做完,估計主刀全身都被汗水浸透好幾遍了,體重都得掉兩斤!

薑教授也不由感慨道:

“是啊,做手術厲害的主刀醫生,我也見過不少。但年紀越大,體能越差。”

“那些老專家,大多數就隻負責手術核心部分的半小時、一兩個小時,然後就得換學生上陣。”

“哪有像趙主任這樣,獨立堅持六七個小時,而且還全程高強度作業,依然能雙手做到堅若磐石的?”

“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每一個,都是瑰寶!”

鄧所長點點頭。他此刻也明白薑教授之前在省醫學會時,為何會對這趙培儒大加推崇了。

現在,他鄧玉才,也成了推崇趙培儒的一員!

“看那病灶部分,快切完了。”

“僅剩下的兩個病灶,應該也好下刀了,以趙主任的水平來說,難度不大了。”

眾人臉上的擔憂逐漸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期待,和一抹難得的輕鬆。

薑教:“話說回來,這種切除術,優勢確實大。”

“趙主任術式選的挺好!”

“隻要切的夠徹底,那就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根除。杜絕了可能的肝實質再次傳播擴散,術後的總體生存率,肯定也要比其他術式更高。”

隨著他話音落下,病人病灶隻剩最後一個。

薑教授:“接受這台手術的病人,也是種福分啊!”

“畢竟,這台手術可不是誰都敢開展的,也得遇上趙培儒這種主刀才行。”

薑教授這一感慨,其他人更是心裡瘋狂點頭。

即便是他們知道這台手術怎麼做,也沒有膽量去真正做一台。

此刻,最後一塊病灶,也終於切完!

趙培儒開始一邊做最後檢查,一邊做對位縫合。

做收尾工作!

“這台手術,做的真漂亮!”

鄧所長笑著稱讚道:“這例治療病案,都可以作為一個示範案例,收錄到我們抗癌研究所的目錄裡了。”

這種治療“多發性肝細胞癌”的根治手術,很少!可以算是罕見手術案例了,收錄進“省抗癌研究所”,綽綽有餘。

薑教授也毫不吝嗇的誇讚道:“今天來觀摩,讓我再次見識了趙主任的手術操作之精妙,操作流程之流暢,手術風格之乾脆利落!”

背後那些四院人,聽到兩位大佬這毫不掩飾的誇獎,都是笑的合不攏嘴。

馬林、吳山等人,在高興的同時,這次觀摩也是頗有心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