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南溪醫院的病人,醫院內部一直在討論,但一直也沒能確診下來,希望史主任和各位同僚,幫我們出出主意。”
眾人都笑著點頭。
前麵七份病案,給了眾人不少信心。
“本例患者66歲,性彆女,主訴右上腹脹痛,已經持續一個月。“
“我們門診當時的初步診斷,是肝右葉癌。”
“主要依據是以下檢查結果”
甄海鳳把病人情況說了一遍:“病患右上腹有包塊,也顯示肝右葉巨塊型腫瘤,膽總管上段受壓,上段肝管擴張”
“最終。”
“我們考慮其臨床特點,有點像是肝右葉腫瘤,又有點像是小圓細胞腫瘤。“
她話一說完,就有人搖頭。
“不可能是小圓細胞腫瘤。”
“小圓細胞腫瘤,那都發病在十幾歲,最多剛二十歲的年輕人,這例病人,都已經66歲了,怎麼可能?這在咱全省的醫療數據庫裡,都沒有這種先例。”
其他人也點點頭。
這“小圓細胞腫瘤”,是一種“年輕病”,尤其是像本例這種“軟組織”部位的,更是在年輕人中才能見到。
在本省數據庫裡,年齡最大的得病患者,也是34歲,而那也是個例。最多的,還是20歲左右,16、17歲居多。
所以,眾人心裡首先排除的,就是小圓細胞腫瘤。
甄海鳳苦笑道:“我們南溪也是這麼考慮的,可這病理特征,硬要說是肝右葉腫瘤,也有些勉強。”
眾人討論了一陣。
一時之間,確診不下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腫瘤、癌變。但具體是哪種腫瘤,產生了分歧。
這種診斷,如果能確診正確,那就能在病情最輕的時候,有可能徹底根治。
但如果誤診了,那一次手術之後,往往會複發,再重新入院,反反複複的手術,最終把病情耽擱延誤病人到頭來,隻能采用保守姑息療法,了此殘生,可以說,誤診的後果非常嚴重。
所以正確的確診,非常重要!
眾人何嘗不知道這點?
他們深入討論,也是想辨彆病理,找出那個“正確答案”。
可
隨著討論,眾人臉上的笑容和信心,一點點的消失。
這個會議室裡,剛才那種“運籌帷幄”,討論一會便能排除各種錯誤方向,然後確定正確方向,最終確診的決斷力,好像忽然消失了!
最終,所有人目光,都看向了華康醫院的史主任。
史主任也一直盯著病案,遲遲沒有開口。
“按照病理學特點來說,確實很像小圓細胞瘤。”
“不過,我對這小圓細胞瘤,還真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
“我看過最近二十年,關於這種惡性小圓細胞瘤的文獻。也對肝右葉腫瘤的病理特征深入研究過。”
這話一說,眾人的眼睛頓時一亮!
史主任正好在研究?這是專家啊!
趙培儒一聽,心裡失望。
果然,這些病症都太簡單了,根本扛不住這些省級專家們的合力攻堅啊。
史主任道:“小圓細胞瘤雖然也侵犯,但一般隻限於漿膜,不會侵入器官實質。”
“可本例的腫瘤,應該是原發於肝臟,然後侵犯到了胃竇部,十二指腸降部,以及橫結腸肝曲漿膜,這才導致了病人的巨大包塊,腹脹、腹痛、惡心等情況。”
聽著史主任侃侃而談,把腫瘤的原發部位、侵犯累及部位,一點點推演出來
眾人不由信服的點了點頭。
說的有道理啊!
“所以我認為,還是應該考慮肝右葉腫瘤,而且腫瘤很可能已經累及到多個器官,需要儘快實施手術才行。”
這話一說,差不多就要下確診意見了。
眾人也再無異議。
這時,趙培儒終於坐直了身體。
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