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譚心裡微微有些吃驚。
這些技術,大部分都是趙培儒之前用過的“高超技術”。
每一門技術,都在之前取得過非常好的成績,讓一台台“嚴重困難”的手術,獲得了“起死回生”的效果!
而這次,全部用在一台手術上麵!
趙培儒笑道:“向主任,你放心吧。”
“兩種阻斷技術,能保證病人殘肝代償,以及不會產生大出血的後果。不規則切肝技術,能保障病人儘可能多的剩餘殘肝。精細血管技術,則能保證殘肝重要管道通暢”
“總之,這巨大腫瘤所涉及到的問題,我都考慮到了。”
聽著趙培儒侃侃而談,向譚的腦子也在飛速運轉。
他推演著手術中,可能會遇到的任何意外。
可不論他如何推演,確實如趙培儒所說,裡麵所有可能產生的狀況,趙培儒已經都做好了“預案”。
光是意外預案,趙培儒就說出了十多種,分彆應付不同的“術中意外狀況“!
看到趙培儒準備的如此充分,向譚心裡也稍稍有些放心。
從趙培儒的辦公室出來
向譚想了想。
“趙老哥準備的確實很充分,這台手術,或許他真有幾分可能拿下來。”
“但“
“我在肝腫瘤方麵,畢竟不夠專業,或許一些深入的、隱藏著的問題,我推演不出來。”
想了想,向譚決定穩妥一些。
還是給省醫科大附屬醫院的薑教授,打了個電話。
向譚把這事和薑教授說了一下。
薑教授一聽這情況,“巨大腫瘤?”
“我之前聽過的“切除巨大腫瘤”的成功案例中,直徑最大的是19厘米。”
薑教授畢竟見多識廣,各種案例都見得多,聽得多。
向譚一聽,眼眸裡燃起一抹希望:“這麼說,我們這一例16厘米的,還是有希望的?”
薑教授搖頭道:“不,那例19厘米的腫瘤位置很好,相對比較好切,風險也隻需要考慮術中出血量太大的問題即可。“
“而你們這一例,不僅位置差,毗鄰肝門部,甚至有一部分包裹了肝臟血管最錯綜複雜的部位”
薑教授單純從專業角度出發,道:
“總之,趙主任這台手術,不論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會成為肝病學界的一個典型案例,供後人研究。”
因為這種手術,很少有人敢做!案例極少!所以每出現一台案例,對業界都太珍貴了!
自然就有研究價值了。
向譚聽了,一陣苦笑。
他可不想自家醫院的手術,成了典型“失敗案例”,被一屆又一屆的後人當做反麵教材。
薑教授最終道:”這樣,你把手術時間給我發過來。”
“到時,我保持電話通暢,做好隨時能動身的準備。”
向譚感激道:“好好好,多謝多謝!”
有了薑教授的保證,他心裡踏實多了!因為薑教授代表的不僅是一個人,他背後還有一批省級高端專業人才團隊,甚至還認識腫瘤研究所的大佬。
萬一,到時手術出了問題,薑教授也能聯係省裡最頂尖一批的專家,來一起想辦法救急。
病人做好術前檢查後。
在眾人的忐忑和緊張中,推入手術室。
柴寶榮、魏曉斌、馬林等人,齊聚觀摩室。
幾人都來,也是怕手術萬一出個什麼意外問題,他們也能第一時間衝上去,一起幫忙。
趙培儒換上手術服後,想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