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拿出了“核彈級”成績(1 / 2)

外科藝術家 醫用口罩 5424 字 11個月前

鄧所長呢喃道:“寫錯了麼?”

這麼少的出血量,明顯不正常。

帶著懷疑、疑惑,鄧所長仔細翻閱了一遍資料。

而等他看完資料,了解了趙培儒的那一套“精細化高端技術”……

“原來如此!”

鄧玉才和幾個專門研究腫瘤的組員,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驚!

“用這一套精細化高端技術,竟然能把出血量控製的這麼少?”

一個組員驚歎道:“這套精細化高端技術,一下子就把“安全風險過大、不建議開刀”的手術,拉到了“完全可控、安全有效”的手術範圍內!”

鄧所長也不禁點頭。

他又仔細看了幾遍資料,又看了各個角度的術野視頻,整個過程中,都情緒振奮。

“這台手術的視頻,不論看幾遍,都感覺看不夠啊。”

“這套技術裡麵,分布式阻斷血流、血液回收技術、以及不規則切肝,我之前就都知道。”

“但我也沒想到,這三種技術,再加兩種新技術,疊加產生的效果如此驚人!”

“可惜!”

鄧所長把這台手術研究透徹之後,在歎服的同時,也是止不住的搖頭歎息。

“可惜這些精細化技術,太難掌握了。”

“可普及性,太低了!”

“甚至連很多醫院的技術骨乾,恐怕都掌握不了。”

“這五種技術,每一種都需要極高超的操作,以及術中時刻得保持清晰靈活的頭腦、思路。”

光一個不規則切肝,和分布式血流阻斷,就讓抗癌研究所的研究員們,費儘心思的研究了。

其他幾個組員,也不由得點頭。

這每種技術,單獨拎出來一種,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研究、揣摩、精細鑽研了。而五種技術全算,誰能拿下來?

鄧所長估計,這台“巨大腫瘤”手術,在接下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除了趙培儒,全省依然是無人能做。

“不過,也有好處。”

鄧所長的臉,重新露出幾分笑容:”最起碼,趙培儒主任已經把標杆、方向,立在這裡了!把成功之路擺在這裡了。”

“後人就不用盲目的摸索,直接按照趙培儒的這條路走下去就行了,能節省大量的時間。”

這點,作為抗癌研究所的副所長,鄧玉才太有發言權了。

最耗費時間的,往往就是那些找不到方向,需要不斷“試錯”的項目!很可能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都走了“彎路”。

這次,標杆已經立在那裡,雖說難度很高,但隻要不斷積累經驗、熟練操作、學習思路……

總有一天,能培養出一批頂尖人才,來掌握這套技術的!

“總之,這次趙主任,是為肝病醫學界做出了一個巨大貢獻!”

他安排工作道:“接下來……”

“咱要做好考察工作,將四院列為重點考察對象,我估計過幾天,大組長和省領導們,都會重點過問。”

眾人一聽領導會過問,也是瞬間驚醒!這台手術如此重要,領導是肯定會過問的!趕緊做好手裡工作才行!

……

趙培儒給省裡的於主任,打了個電話。

“於主任,‘省優秀示範手術案例’應該怎麼申請?”

於偉明一聽,笑道:“你登陸省醫學會網站,在後台傳提交就行。”

“咱肝病學科專業委員會內部,就有審核團隊。”

“到時,隻要你那邊一提交申請,我這邊和專家組們打個招呼,請他們幫忙提前審核。”

於偉明此刻,還不知道趙培儒做了一台“轟動性”的手術。

他此刻,還沉浸在之前“沒能幫趙培儒”,覺得虧待了趙培儒的心情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