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主任笑道:”既然大家都到了,那就提前開會。”
“這是我們前沿尖端醫療科研項目的第一次討論會,這次會議沒有彆的要求,就是請大家暢所欲言,可以提方向、提點子、有什麼困難也可以說,需要省裡怎樣幫大家解決。”
等於主任說完
下麵安靜了下來,一時間都沒人說話。
於偉明心裡有點不妙。
兩年前的上一屆“交底會”時,也是這樣沉默。
而等最終整個項目結束後,也沒有一家能拿出一點成果來。
難道這次?
於偉明擠出笑容,“大家有什麼,儘管說!”
他的目光,依次從左至右看過去:”張主任,你們九院有什麼想法嗎?“
省第九人民醫院的張主任,臉色有點犯難,“於主任,我們醫院,目前想不到突破點。”
於偉明點點頭:“劉主任,你們呢?”
另外一家省級醫院也搖搖頭:“我們也沒有思路。”
接連好幾家醫院,都是紛紛搖頭。
能坐進這間會議室裡的,都是全省排名前十幾的,可以說實力水平都是全省最頂尖了。
但眾人此刻,依然都是犯難。
這種前沿尖端技術的開拓,就像是“開荒”,做的人太少,可參考性、可啟發性都太少了,想要有新方向、新思路,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於主任安撫眾人道:“這進一步探索開拓,是站在前人的基礎上。”
“前人的每一次進步,本來就是經驗積累、深思熟慮的結果。”
“要在這種深思熟慮上再進一步,本身就很難!”
“大家也彆有壓力,正常對待即可。”
眾人紛紛點頭。
一個副主任半開玩笑道:“隻是可惜了省裡的資源,上一次項目提的幾個方向,就全都失敗了,浪費了省裡的錢和資源,沒搞出成果。”
於偉明笑道:“科研工作嘛,就是在失敗中前行的。”
旁邊濟仁醫院的主任也笑道:“於主任說的沒錯,科研工作就是在失敗中前行,但隻要能成功一次,那就覆蓋掉之前浪費的成本。”
“就說我們醫院的舒教授,就是在當年的前沿尖端項目中,開創出了背馱式肝移植。”
於偉明笑道:“說的對,隻這一個背馱式,就能把之前好幾年付出的成本,全部覆蓋掉了!就能讓咱這開展的項目,辦得值得了!”
眾人都微微點頭。
於偉明看眾人臉色好點了,這才道:“其他人呢?有沒有一點想法、思路?”
這時,醫科大附屬醫院的主任道:“我們目前,有一些關於供肝缺血方向的想法,但感覺還不太成熟,準備等過幾天的研討會上,大家一起討論,完善一下。”
華康醫院的主任也道:“我們也有關於解決供體稀缺方向的一點小想法,等到時候研討會一起說吧!”
於偉明一聽,頓時露出笑容。
醫科大附屬醫院和華康醫院這兩家,可都是頂尖老牌醫院,並且都有領軍級人物坐鎮,既然提出來方向,那相對是比較靠譜的。
情況,比上次要好!
上次的這摸底會,可是全體沉默,最終勉強提出的幾個“不靠譜”方向,最終也都折戟沉沙了。
今年這摸底會,讓於偉明信心大增。
趙培儒全程都沒開口,他也是過來“摸底”的。
和於偉明的“摸底“不同的是
趙培儒是過來,看看彆人是否和他思路“撞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