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這話一問,眾人都是微微搖頭。
甚至很多人心裡,都已經在考慮自己該站哪個隊了,去醫科大附屬組?還是華康組?
這時,趙培儒突然開口。
“於主任,各位,我也有一些想法。”
他一說話,其他人都楞了下。
於偉明好奇的看過來:“趙主任也有提案?”
趙培儒笑著,反手就掏出了一份提案書。
眾人目光看向那份標準的提案書封皮,心裡愈發好奇。
還真有提案啊!
在他們看來,趙培儒現在的主要目標,應該是研究舒主任的“背馱式肝移植”,學習和熟練人家的技術啊!
能學會就不錯了,還有空想新方向、新提案?
趙培儒:“我的方向,是在舒雲教授的背馱式肝移植基礎上,再次進行改進。”
眾人一聽這話,心裡便是一跳!
“不可能吧?舒雲教授這方法,已經是站在傳統肝移植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優化而來的。”
“是舒雲教授和她背後的專家團隊,深思熟慮的結果,已經是優化的相當成熟了!”
“這好幾年來,每個細節都已經不斷的優化到極致了!”
“還能再改進?怎麼可能!”
眾人都覺得,趙培儒是在說大話。
一直沒說話的舒雲教授,也饒有興致的看過來。
她對自己開創的“背馱式肝移植”,還是比較有自信的。
裡麵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她和十幾名專家團隊,一起推敲了無數遍,想儘了各種優化辦法而最終形成的一整套技術,對比其他醫院,有著非常大的先進性。
她實在是想不出,裡麵還有哪一個部分,能再次改進。
醫科大附屬醫院的主任,眉頭也是暗暗一皺。
他們這次拿出的方向,是“另辟蹊徑”,完全避開了舒雲教授的領域。
因為他們知道,在“背馱式”這種已經成熟的術式上再去動腦筋
那是費力不討好。
華康醫院的主任,心裡也暗暗搖頭。
他們的心思也差不多。
“背馱式”這個方向,已經被舒雲教授和濟仁的多名專家,完善到了相當完美的程度,根本不可能再有所突破了。
他們華康拿出的“擴大供體範圍”的方向,也是避開了舒雲教授的領域。
於偉明笑道:“隻要有方向提案,就是好事,就值得表揚。”
對他來說,成績自然是越多越好。
“趙主任,先說說你的方向思路吧。”
趙培儒淡淡笑道:“於主任,各位專家。”
“我提這份提案的最初原因,是在研究舒教授的背馱式技術時,發現了一些問題。“
眾人睜大眼睛。背馱式在他們眼裡,已經相當成熟了,還有什麼問題?
舒雲等濟仁醫院的人,也都好奇的看過來。
趙培儒淡淡的,一條一條的,把問題羅列出來。
“我發現,背馱式技術中,術中無肝期時間太長,肝臟功能在這段時間會完全停止,嚴重了還會引起機體功能嚴重紊亂、凝血功能障礙。”
無肝期時間長,也就是病人本體的病肝切除後,到新肝臟移植進來之前,這段時間過長。
眾人陷入沉思。
這確實會引起病人的一係列問題,但
這也沒辦法改進吧?每個步驟所需時間,那都已經壓縮到極限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