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2 / 2)

再然後,矛盾衝突隨之而來!

西郊區政府要的是跟獨山鎮較量,不為賺多少錢,隻為了取得比獨山鎮更好的成績。因而,他們的底線不說比綠景小區一期更好,至少要達到同等檔次。而這個開發商老板的目的就是借著這個項目翻身!首先利用這個項目向銀行借貸一點錢啟動,接著再利用期房客戶訂單追加借貸,一步步的實行借雞下蛋的空手套白狼措施。借雞下蛋也好、空手套白狼也好,它們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必須要“快”。

這樣一來,雙方就很必然的因為賣期房還是賣現房、綠化比率高還是住宅比率高、建高檔次的電梯樓還是建普通的六層樓這些問題起衝突......

西郊區政府這時候算是明白他們找了個真老板假有錢人,單方麵解除合作。可是人家也不是吃素的,不單單把之前投進去的五千萬給要了回去,還要走了西郊區政府單方麵撕毀合約的五千萬賠償。可把西郊區政府幾個領導氣的不輕,同時也為了填補這五千萬的空缺而傷透了腦筋。最後,實在沒法,又找到了劉餘金。

劉餘金當然不可能跟他們合作,但是也不能不出手幫忙。最後,在劉餘金的周旋下,西郊區政府在銀行貸了一個億,自己拉起了一個房產開發的班子自己乾。

劉餘金幫人比較講究“救人救到底、送福送到天”這個理,隨後,就乾脆幫著西郊區政府在自家公司裡挑了一個對房產開發很在行的一個項目經理過去幫忙。另外又幫著介紹了設計院的領導、還有兩家信得過的建築公司。因為這時候已經開始流行包工包料,甲方隻出錢、提要求、看成果,其他的皆有乙方去出力。因此,對於乙方是不是一個靠譜的合作對象,也是很需要考究的事情。

說起來,都會覺得這不算什麼大忙,但是,真要他們自己瞎子摸路,走彎路、費時間都是小事,說不得,又要像之前一樣,上繳好大一筆“教訓費”。

當然,西郊區政府幾個領導因為之前吃了那麼大的虧,接受過教訓,對於劉餘金這麼不餘遺力的幫忙,很是領情。大家商定之後,便沿著劉家綜合樓一路向東(就是朝市區的方向)劃了三萬多平米給劉家。西客站旁邊,就是緊靠劉家荷塘的那條大道的使用權也給了劉家。

都是七十年不變更!

這樣的話,隻要不是市政府的規劃需要,劉家至少在七十年之內不用擔心這塊地會被征收,隻要做好規劃、安心經營便可。這三萬多平的地方,想要開發成一個好的高檔次小區,麵積還小了些。但是這塊地的南邊緊鄰市區到西站的大道,沿著路邊至少能夠設計出四棟的商用綜合樓出來,這個價值可就不可預估了。

劉餘金的親家老吳(春香的公公)看過這塊地之後,跟劉餘金感歎:“從這塊地可以看出,這西郊區政府的幾個帶頭人,是真心實意的感謝你。我們這些做生意的都怕跟政府的人打交道,之前還為你捏把汗。沒想到,獨山鎮也好、西郊區也好,都是真拿你當朋友,沒把你當作可以薅羊毛的那隻羊。說實話,你運氣是相當的不錯!碰到一個是僥幸,碰到兩個那就隻能說是你運氣好了。”

劉餘金嗬嗬笑!卻不知道怎麼回答,按照他的本意是不想白要的,終歸是真金白銀買回來的踏實。隻是,人家區政府幾個領導的態度都很一致的堅決,沒有哪一個表現出勉強的神色,他要是一再堅持給錢,就顯得不近人情了。可是,不是拿錢買下來的,他仍舊是覺得不踏實,怕就怕下一屆或者下下屆,其中哪一個領導班子到時候不承認這個前領導班子的贈與。

現在已經是這樣了,即便擔心也隻能埋在心底。吳老板反而很佩服這個親家,得了這麼大的便宜,卻一點都沒有得意、炫耀的神情,真能沉得住。

這是插曲,再回到夜市大道這裡來。西郊區政府原本隻是劃了東邊那塊地給劉餘金,並沒有包括這夜市大道的使用權。這個使用權其實是草香借機主動要的!

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繁榮,城市管理也越來越嚴。就連這條大道,也時常有城管過來乾涉,不讓人擺攤做生意。但是草香經曆過很多市場繁榮的規律,那就是人氣帶來興旺。

在記憶世界裡,就有一件很典型的例子!她曾經住的小區不遠處有個早市,早市的外麵有個類似胡同的街道。以前每天上午早市裡麵有需要收費的固定攤位賣菜、魚肉、水果、乾貨這些,外麵的街道也有很多不收錢的臨時攤位賣菜。這種臨時攤位的菜很便宜,但是品質參差不齊。有時候,很便宜的價錢就能挑選到很新鮮、品質很好的蔬菜,因而很多人都是帶著淘寶的心思,在各個攤位裡挑來挑去。這樣一來,外麵的臨時攤位來來往往的顧客就會很多,經常堵塞的連自行車都走不過。而且裡麵的固定攤位也時常叫嚷著,外麵的臨時攤位搶了他們的生意。後來,便有城管過來驅逐外麵的臨時攤位,不允許任何人在街道兩旁擺攤做生意。

之後,街道倒是清閒了,人車都暢行無阻。但是市場內的生意卻也漸漸的蕭條起來,並沒有因為外麵沒有人擺攤搶生意而繁盛起來,反而是顧客越來越少。也是因為這事,草香才明白生意人常說的人氣是什麼!怪不得常常會聽到人喊:賠錢賺吆喝!隻要這吆喝能夠把人氣聚攏來,後麵就該是賺錢了!

也是因著這個人氣的考慮,草香不想這條大道的擺攤人被城管趕來趕去,把人氣都趕跑了,連帶她家綜合樓以及路旁的商鋪生意、客房部都跟著沒了人氣。

她正在傷腦筋怎麼才能讓西郊區政府不要驅趕夜市大道做小生意的攤位時,正好就趕上西郊區政府把劉家綜合樓邊上一塊地劃給劉餘金使用七十年,便順道把這條大道的使用權也要了來。現在,隻要每年交給城管部門一點管理費,他們就不會總是過來驅趕擺攤做生意的。

其實這條夜市大道,劉家並沒有收取多少租金。燒烤那樣的,算最大的生意,他們也隻收了兩千塊錢一個月,煎餃、燙粉這樣的小生意,一個月也就意思一下收個兩三百塊錢。像那些流動攤位賣些小商品的,壓根就不收錢。前麵說過,草香在意的不是這點攤位錢,而是人氣。

她家沿著大道建起來的一排六層的樓房,一開始的安排是:樓下一二層做商鋪,樓上三至六層,全部設計的是單身宿舍,提供給綜合樓和花地兩處員工做宿舍用。隻是,剛剛安排員工住了不到一年,就因為綜合樓客房緊張,隻得把這些員工公寓重新裝修改建,做了中低檔客房部。每個房間隻有二十來個平米,一共有一百多將近二百個房間。這麼多的客房,如今仍舊是天天客滿。這其中超過半數以上的住客,都是這個夜市帶來的。

在南方城市,夜市很常見,但在內地,夜市就顯得有些稀奇。一般情況下,誰家來個客人,或者趕上休假,同學或同事們有個聚會,都會安排一個節目:下午的時候,去劉家花地賞花,賞花之後,就順道去劉家綜合樓,逛完綜合樓,正好夜市也開始了,然後就是夜市的節目!有的是為了能夠吃到很多彆處沒有的小吃,有個是來淘彆處買不著的稀奇東西,尤其是小商品。很多非本市人,但凡來到這個市裡,都會因著這個夜市的名氣跑過來走一圈。

總之,因為這個夜市的緣故,給劉家帶來不少外地來的客源,還把這個商業圈的名聲都傳到了外地去。如果,這個夜市被城管整沒了,劉家的隱形損失卻是相當大的。

這個夜市便這樣被草香給保留了下來,如今發展的也是特彆的好。據說,挺多生意做的還不錯的生意人,都是從這兒擺攤起步發起來的!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