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英一邊聽著丈夫巴拉巴拉的越說越起勁,一邊在自己的腦子不停地轉動,思想著自家男人這份盤算的可行性。首先那塊地養藕是絕對行的,這一點她不覺得有什麼可以反駁的地方。堰灣溝裡養鴨、養鵝也行得通,養茭瓜肯定是不行的,茭瓜的秧根阻礙排水比葛明草、蒲草、水葫蘆還要厲害。養魚也行不通;雖然說,兩頭能夠打壩攔截,而且堰灣溝的南岸很高,起大水的時候,溝裡的魚也隻會跑到自家藕田裡。但是怕就怕真到自家掙錢了,肯定會有人嫉妒使壞,隻要把攔網給弄破,裡麵的魚就能跑得精光,一年可就白忙乎了。養鴨子、養鵝倒是行得通,但問題是家家都準備明年就開始卯足勁養呢!到時候都是要對外賣的,甭管人家養多養少,架不住家家都養啊!
想清楚的王洪英說話已經能夠四平八穩了:“那你事先不跟我說,我哪知道你有這打算?不過,聽你這麼一說,我也覺得很好呢!隻是那茭瓜啊!不要放到堰灣溝裡養,要不然到時候,大水來了,那水就更加流不動了。我覺得你可以先種五分田的,要是能跟藕一樣掙錢,我們再多種一些,畢竟種茭瓜比種藕省心多了。那魚啊,我們暫時就不養了,沒得讓人一使壞,到時候就白忙乎。鴨子和鵝吧,也不用養太多,隨便帶著養一點就得,免得賣不出去,還要拿糧食伺候著。不過,這麼一尋摸,我發現要不少本錢呢!這本錢從哪來?”
劉餘金聽著自家婆娘肯定自己的盤算,這心裡痛快的很。聽了婆娘擔心本錢的事,不屑的仰頭:“要什麼本錢?鴨苗、鵝苗就拿雞蛋跟人家換。蓮藕的種子有伯伯去幫我弄,能搞到藕根就搞藕根,能搞到蓮子就搞蓮子,反正伯伯說了,這事絕對不會失誤我的。那茭瓜就更簡單了,後莊蔣家塘裡有不少茭瓜根,我都已經跟蔣家老爺子打過招呼了。他讓我隨時去分根,分多少都行,隻要彆把他家的茭瓜根弄絕了就好。”
王洪英這才知道,自家男人已經不知不覺的做好了一切準備,根本不需要她多操心。突然之間,她也跟劉餘金一樣,滿滿的渾身都是勁,也相信今後的日子一定會過得很好。
分產到戶之後,家家都比在集體的時候忙碌勞苦。集體的時候,很多事情不需要家家參與,但是現在就不行了。例如,給田裡放水、灌水、查看禾苗的狀況等等,以前一個人就能統管幾十畝的田,現在一家哪怕隻有五分田,也要自己花費時間和精力天天去田裡轉悠查看。還有,犁田地也比在集體時累。在集體時,大隊的拖拉機會輪流到各個生產組幫忙耕田,各自的生產組也有四到十頭大水牛乾活。現在分產到戶,家家都舍不得花錢請村裡的拖拉機幫忙,生產隊的大水牛也被折價賣給了個人。誰家想用牛,也得要花錢請。大多數人家舍不得花錢,都用人工換牛工,兩個人工換一個牛工。所以,人人都覺得比集體乾活的時候累很多。不過,到了收獲的時候,便都沒有了怨言。
往年,家家是空倉,家裡裝糧食的大翁簡直就是聾子耳朵的擺設。但是今年不一樣了,交完了平價糧(交公糧),偏屋裡還有用竹卷(竹子編的,平麵、一米寬,十幾丈長。能夠一圈一圈的向上圍住稻穀)圈了兩人多高的稻穀。就是賣出去一半高價糧,剩下的糧食也能夠一家子吃到明年早稻收上來。家有餘糧心裡不慌,累是累了一點,但是這心裡踏實。等到過年的時候,相信家家的氣氛都會變得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