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找魚苗(2 / 2)

這倒確實,有未來副鎮長壓陣,還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有村長,劉餘金父子倆幾乎就沒有說話,一切事宜都是村長一手包辦,就把那水庫給承包回來了,約定五十年。這五十年內,隻有堤壩大修和每年一次檢查和維護是屬於專業部門接管,看管好堤壩和大閘和提防有人破壞堤壩這些,便都由劉餘金接管了。這個看似簡單、無所謂的看管義務,其實是給了劉餘金極大的保障。以後這兒的村民或乾部都不得以這水庫是屬於他們鄉他們村的理由,跟劉餘金找事。

養牲口養出好處來,對於養魚,劉餘金同樣充滿信心。雖然離著來年放魚苗的時候還早得很,他卻已經興致勃勃的四處打聽哪裡有賣魚苗的地方了。

在外轉了一圈的劉餘金剛一到家,就被自家媳婦迎頭猛噴:“你都跑到哪兒去找魚苗了?這麼多天不回來,你不知道家裡擔心你啊?你要再不回來,我都打算出去找你了!”

知道孩子、媳婦還有父母都擔心自己,當然要高高興興的應付著:“嗨!彆人給我介紹的那家吧,隻有家魚(書名叫鰱魚)這一種魚苗。他聽說我是要投放到水庫裡,就告訴我水庫水深可以養好幾層魚,單單放養家魚太浪費。然後又熱心的帶我去找他很遠的一個養魚苗親戚,到了那兒才發現各行各業都有專門做的。乖乖!那個村裡,家家都是養魚苗的,一家養一種,幾乎是什麼魚種都有。就連泥鰍、黃鱔、螃蟹、蝦子、王八這些雜七雜八的都有種苗,這回可讓我開眼界了!”

王洪英聽了男人的話,也是一樣的感到好驚奇:“哎呀!都養魚苗了,那他們吃糧從哪來啊?”

“他們家河多水多,良田卻少。我一到那地方可真嚇一跳。乖乖那個咚!那邊的魚塘一個接著一個,種糧食的水田是一塊都沒看見,頂多就是那塘埂弄的一丈多寬,上麵種了各種菜、黃豆、瓜果、花生什麼的,至於麥子、稻穀這些莊稼地真真看不見。

在那住了一晚才知道,他們那個地方分河多,解放前就是長江泄洪區。不過,那些魚塘是解放後,田地統一歸國家所有了,為了減少財產損失,經過水利的一些專家,根據實際情況挖的。那些魚塘平常養魚、育魚苗,一旦遇到泄洪的時候,那魚塘就用來裝水了。那魚塘的塘壩打的可高了,要是裝滿水,我估計得有我五六個人那麼深。我看那平常裝的水深度,估計是六分之一都不到。塘壩四周斜坡的地方全部都是樹,樹林裡放養了一些雞、鴨子、鵝,即使不種糧食,他們日子過的也差不了。

據說,有一年起大水,就用到他們那地方泄洪了,結果再往下遊去的一些魚塘根本就沒用上,那洪峰就已經過去了。上遊除了一些攔不住的蝦子和魚苗跟著水流跑了不少了,其他的東西說是什麼都沒損失。就這還不算什麼好!關鍵是他們每年還有國家補貼糧食,一個人口一個月能得到二十七斤大米。六零年的時候,我們這兒餓死了多少人啊!他們那邊竟然一天還能吃三頓。哎!都說住在泄洪區不好,你說說,這哪裡不好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