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山裡謝家(2 / 2)

這謝家是明朝時期很強盛的豪族世家,明朝茶園最興盛的時期,在這座山上置辦了十二個頗具規模的茶園。明朝末年時,農民軍在兩湖、安徽、河南地界非常活躍,勢力很強盛。謝家就紮根在安徽的廬州,在農民軍還沒有進入廬州之前,謝家家主就帶著謝家嫡係、旁支、以及各房庶支,全族人全部進入這個茶園裡躲避叛亂。

當時,物資充足、人手也足夠多,房屋的建造也相對的要比茶園原有的茶農家要好很多。隻是光有一個房屋建的好是不行的,在山上主家生活總是不方便,米、麵、油、鹽這些生活所需,都得要去山下買。因此,謝家這些人,隻要家裡還稍有一點積蓄的,都一心盼著能下山。直到清朝完全替代了明朝,戰爭結束,世態基本穩定,謝家手裡有錢的,又都回了廬州。原本的老宅能要回來的要回來,實在要不回來的,就另外置辦。還繼續留在山上的都是那些沒有積蓄,在山下也沒有半點產業的各房庶支們。

因為這山是產好茶的石頭山,山上的土地確實不是什麼種莊稼的好土壤,謝家雖然人口發展越來越多,但是仍然依靠茶園生存,從來沒有想過開荒種莊稼,以此來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

直到清朝末年,各處戰爭開始,這地方土匪也鬨的特彆厲害。一方麵是糧食貴到山裡人已經吃不起,另一方麵一下山就被搶個精光。沒有辦法,才在山坳裡一些土層較厚的地方開地種麥子和芋頭。就那麼點土地各家分一點,每年的出產,連各家人口的溫飽都解決不了,隻不過,總比一口吃的都沒有要強太多。

“有失必有得!”這話很有道理,這地方雖然窮的隻能活命,其他的不要多求。但是戰爭的慘烈不會影響到這兒,土匪的貪婪也不會光顧這兒,就連當地解放都有五六年了,上麵才知道這兒還有個這麼大的山寨,接著派了工作組到這兒來共產,領導謝家莊群眾進行社、會、主、義大發展。

受自然條件限製,共產的隻能是茶園(至於山坳裡那點土地,小麥出產實在太低,芋頭不在上交糧食之內)。每年穀雨前會有工作組的人前來,收獲春茶。穀雨後的茶便歸謝家窪的人所有,口糧按照各家上交的茶葉品級、數量、人口等各方麵因素綜合配給。管理謝家窪的大隊長、書記、各生產小組的組長都是有謝家莊自己人裡選舉出來的。因此,除了每季茶葉上來的時候,由大隊部的乾部統一帶著茶葉去山下的供銷社,換取油鹽醬醋酒等生活必需品,這個山莊基本是與外麵隔絕。

山外的文化大革命與他們無關,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個沒有學校、沒有臭老九的地方。

山外的農業學大寨與他們無關,因為他們這石頭山那荒沒法開,工作組的人查看了一圈都無奈搖頭走了。

山外的各種批鬥會跟他們無關,因為這裡沒有哪個是地主,真正的茶園主都沒有在這山上。

唯有除四舊,在他們這兒鬨的最凶,因為他們這兒是封建舊俗保留的最完整的地方。

山外的浮誇風與他們無關,因為他們這兒不產糧食。不過,他們還是受到了影響。山外鬨饑荒的頭一年,山內正在試驗改種玉米,當年玉米高產,卻被鎮裡來人把玉米全部拉走了,隻留下芋頭供他們自己飽腹。大家夥兒雖然鬱悶的很,在心裡嘀咕不如當初不種玉米。但是好在謝權忠那個當書記的大堂哥有想法,竟然種出了二季玉米,要不然全靠芋頭的話,隻怕他們也要鬨饑荒餓死人。

現在,他們也施行了分茶園到家,分糧食的福利也就跟著取消,而他們隻產玉米和芋頭這兩樣農作物。一年到頭隻吃這兩樣顯然不行,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因此在得知以後要吃細糧,隻能靠自家拿錢拿糧票去山下買的時候,各家都犯愁。錢和糧票都是他們手裡緊缺的東西,唯有茶葉、玉米和芋頭可以拿出來跟山下人家換細糧。而謝權忠家是第一個帶著玉米下山的人家,因此整個謝家窪都很關注這件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