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就會用來蒸榆錢苞米麵窩窩頭,要麼就熬上一鍋榆錢雞蛋湯,滑滑的,鮮香無比。
煮熟的榆錢和生吃味道完全不同,有種類似菠菜的口感。在青黃不接的陽春三月、榆錢是餐桌上為數不多的綠色。
對於孩子們來說,生吃不亞於各種美味瓜果,熟吃勝過好多新鮮蔬菜。孩子們的歡笑也像一串串榆錢兒,串起了快樂的童年。
在這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短短幾天的時間,它竟然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們的幸福指數。
吃完晚飯,睡覺還有點早,為了節省燈油,大家索性到外麵待著。
秋丫家和馬玉芝家都開前大門,忠厚家開後門。知道嘮不了多會兒,秋丫娘和馬玉芝、忠厚媳婦站在各自大門口,孩子們在四周吵鬨,幾位母親隻能大聲夠著說話。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母親們正吆喝孩子們回屋睡覺,串門回來的忠厚,帶來了一個壞消息,秋丫二姑家大兒子忠義、肚子疼得直打滾,送衛生院了。
秋丫二姑也跟大姑一樣,嫁給了同村的二姑夫。忠厚之所以跟秋丫同輩,是因為秋丫二姑父是他的親叔叔。
大家雖然有些擔心忠義,想想隻是肚子疼,並沒怎麼太在意。
……
第二天,剛吃過早飯,就聽到村子裡傳出呼天搶地的哭嚎聲,根據以往的經驗,這樣的哭聲,隻有誰家死了人才會有。
秋丫娘心裡慌慌的,抱起秋生,招呼著秋丫趕緊出門。這時,手裡還拿著本小說的馬玉芝也出來了,隔著牆問秋丫娘是誰家?秋丫娘隻回了句‘不曉得’,並沒有停下腳步。
馬玉芝回身緊走幾步,出了大門口跟上秋丫娘,還有其他人家也都相繼有人出來,人們陸續朝著哭聲傳來的方向奔去。
沒等到地方,秋丫娘心裡一沉,確定是秋丫二姑家,因為裡裡外外已經圍了很多人。
原來昨天忠義肚子疼,父母用毛驢車拉著他趕到鎮衛生院,人就已經不行了,經過醫生診斷,是蛔蟲穿孔。
忠義肚子鼓鼓的,裡麵全是蛔蟲,已經鑽到了腸道外麵,根本無法挽救了。
經過一宿的折騰,天剛亮人就走了。
這是秋丫第一次見到去世的人,秋丫娘不想讓孩子們看,秋丫並不覺得害怕,堅持往前湊。
因為大表哥忠義一直很喜歡她,正月‘跑百病’的時候,還拉著她跑了一圈又一圈。
十二歲的忠義躺在毛驢車車廂裡,沒有被搬下來。看起來跟活著時沒有太大區彆,隻是麵色有些慘白。
秋丫覺得大表哥還有生氣兒,原因是鼻孔和嘴裡還在不停地往外爬著長長的蛔蟲,每爬出來一條,二姑父就拿起來放到地上的一個泔水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