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臨近的村子,消息就會傳過來,知道自己村子‘來電影’已經不遠了。
有些人聽到信後結伴前往,想要先睹為快,走上幾裡路,能順利看上一場電影還好,如果聽到的是‘謊信’,放映隊根本沒去,白跑一趟,才是最鬨心的。
放映員住在隊部,各家派飯招待他們,無論派到誰家,都會拿出最好的食物,好像家裡來了貴賓一樣。
天還大亮,孩子們就拿上小板凳、破皮襖、爛氈子等,早早去隊部占地兒。除了鋪上各自的東西,還畫上一塊塊領地、留給自家親戚或好友。
秋丫往往不等吃晚飯,就拿上家裡的一條破麻袋,和娟子一起跟在抱了個破羊皮襖的英子身後趕往隊部。
即便這樣,好的位置還是早就被其他人占上了,好在海棠家離隊部比較近,她已經為家人占了好大一塊地方,讓秋丫幾人趕緊鋪上東西,不然一會兒也會被彆人擠的剩不下多少。
可是等放映員掛幕布的時候,孩子們發現不在原來的位置,趕緊七手八腳地挪東西,弄得塵土飛揚,這時候往往早早來的、卻失去了中間靠前最好的位置。
隻要電影不開演,就會吵吵嚷嚷地為了邊界爭執不休,急眼了還會動手,後麵趕來的大人如果‘護犢子’,就更吵翻天了,所以隊部放電影的時候總是糾紛不斷。
看到已經掛上幕布了,好多孩子趕緊跑回去喊人,見大人們不緊不慢,急得直跺腳:“快點吧!都掛幕了。”
大人們心裡有數,因為不到天黑,放出來也看不清楚,所以不用著急。
終於開演了,往往還沒演上一半,那些為地界吵鬨的孩子們就已經困得東倒西歪,實在挺不住,躺在父母腿上睡著了。
大家趁著換片的空檔,趕緊領著已經憋得不行的孩子出去方便,黑燈瞎火的,隨便找個地方解決。
有時候還要匆忙跑回家看看,可彆讓小偷趁機給‘端了窩’。謹慎點的都會留個人看家,避免‘失盜’。但是隻有年紀大的人才能做到,年輕人根本抵擋不住電影的誘惑。
鄰村就有過例子,一家人看完電影,到家一看,屋門四敞大開,家裡的糧食、棉被和鍋碗瓢盆被人偷了個精光。
有時候正看的入迷,突然停電了。所以放映隊都帶著柴油發電機,也叫‘電鍋子’,再花上一段時間啟動,就快半夜了,但是人們有足夠的耐心。
終於,發動機‘嘟嘟嘟’響了起來,即使儘量放得遠一些,卻還是影響人們收聽電影的效果。
散場之後,父母們後麵背著、懷裡抱著,大點的用手牽著,好不容易才把迷迷糊糊的孩子們弄回家。
本村演完,還會有很多人追去鄰村,儘管是同一部片子,有時候甚至要看上三四遍。
而且因為路遠,不可能帶上坐的東西,夏天還可以找塊石頭、土坷垃等坐一會兒,要是冬天,隻能整整站上一兩個小時,凍得瑟瑟發抖不說,趕上鄰村有人欺生,還會打個群架……
一部電影能讓大家在茶餘飯後、田間地頭講上好多天,精神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