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軍大營就在渭河邊上。本來按照李克用的想法,就應該一鼓作氣衝殺過去,直插鳳翔去麵聖。隻要官家同意他的奏折,他就能立刻去與宣武軍決戰。
但是在周德威力諫下,狂奔的野馬驟然停步。
周德威的理由是:官家已經逃往鳳翔,如果大王還殺向鳳翔,難道要奪取一頂“欺君逐帝”的大帽子?
有的時候,基本的綱常是不能不講的。
最起碼,君臣之綱要講。就算為了沙陀人的利益,也不能這樣把皇帝攆得無路可投。那樣的話,沙陀人將成為天下共討的對象,喪失所有政治優勢:沒有了政治優勢,就很難再有什麼話語權。
李克用隻好壓住麵聖的想法。他本來是想親自麵聖,和皇帝說清上源驛事變的真實經過。他始終相信,官家是聖明的,隻是被朱全忠等人蒙蔽,所以沒有掌握事實真相。
這次打敗田令孜為首的聯軍以後,李克用覺得自己有機會和官家說明事實真相了。說起來真是笑話,身為封疆大吏河東節帥,竟然也要遭受不白之冤!
到現在,朱全忠仍然是朝中顯貴!
雖然奏折裡早就詳細介紹了上源驛之變的真是內幕,可是官家從來沒有貶斥朱全忠,更沒有褫奪他的爵位、官銜。在李克用看來,這隻有一個答案,就是真相被朱全忠及其黨羽封鎖了,官家從未知曉!
可是沒想到,官家根本沒有見他,直接逃向了鳳翔,依靠田令孜、李昌符等人,重整軍隊,修理城防,擺開與河東為敵的架勢。
李克用心裡苦啊。官家你跑個啥?真以為你那個鳳翔城,能擋住李某的八萬大軍?李某隻是為了君臣之義,不再西進罷了。
看見周德威過來了,李克用問了一聲:
“情形如何?”
周德威深深歎了口氣:
“大王,出大事了:李昌符居然擁立襄王李煴為帝。”
李克用眼睛都瞪大了:“官家就在鳳翔,他們怎麼能……”
周德威搖頭:“李昌符、朱玫自稱有保駕之功,要官家封賞。李昌符想要山南西道節度使,朱玫想要靜難軍。聽說聖人不許,那兩個居然不顧君臣道義,另立皇帝,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官家夤夜奔入宣武軍。”
李克用吃了一驚:“官家落入朱三的手了?”
周德威默默點頭。
李克用抬頭歎氣,但強烈的陽光讓他的右眼也受不了,隻好低下了頭,沉聲說道:
“把十三叫過來。”
周德威不知道大王想乾什麼,但是他必須執行軍令。
李克用獨自一人思考著:官家落入了朱三手中,他肯定會利用這個機會攻打那個襄王李煴,獲取聖人的信任。這一來,史敬存他們的英魂,怕是永無伸冤的機會了。是啊,自己身為郡王,申訴了那麼多次都石沉大海。
現在官家卻投奔了他!
看見周德威帶著李存孝過來,李克用憤怒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