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當時背上好深好長一個劍傷。”
玄水利循循善誘:
“你可知那劍傷從何而來?”
葉友孝也插嘴說道:
“師父當時被宣武軍追殺,寡不敵眾,負傷逃走的。”
聽了葉家姐弟的解釋,李筠有些疑惑地看看姐弟倆,不知是否該相信。
玄水利卻態度平和:
“李都頭若是不忙,且請到觀裡喝杯茶如何?”
李筠大踏步走向道觀,玄水利向姐弟倆眨眨眼,跟了上去。葉家姐弟緊隨其後,進到觀中,早有小道童上前斟茶,李筠還是虎著臉不說話,玄水利卻問道:
“老道不在這些時日,不知官家聖體是否康健?”
李筠顯得無可奈何,隻好先給玄水利介紹情況:
“官家在興元府便已欠安,勉強回到長安之後,始終沒有痊愈。此番迎佛骨又是甚為勞神,聽聞如今又有不豫。鹹陽令說是此間慈恩寺存有聖僧抄錄的《金剛護法經》,李某此來,便是取此經書的。”
玄水利聽到官家如此推崇佛教,自然心中不愉,歎口氣說道:
“不是號稱迎了佛骨,便可國泰民安嗎?又何必再取經書?老道先前在宮中時,常對官家說《清靜經》言語: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此番為朱全忠派人追殺,無法再回宮中,不知何人惑亂聖心,竟然有了這迎佛骨的鬨劇。哼,枯骨若能佑國,李都頭之輩,隻該去佛寺擔水。”
葉友孝見李筠陷入了沉思,便趁機問道:
“弟子愚魯,卻不知如何才能做到常清靜?”
玄水利一邊觀察李筠動靜,一邊順口說道:
“不論何時何地,有空就該靜坐,水到渠成,元神歸位,待到身心合一,靈竅自然開啟。”
他見李筠還在沉思,便又說道:
“友孝可還記得,為師曾經教你,有王法之地,未必就是善境。”
葉友孝對這個倒是記憶猶新,立刻說道:
“師父說過,應該在宥,方為至上。”
玄水利長長歎了口氣,話語中卻有幾分自嘲:
“在宥,在宥,如今亂世,安能在宥?如今鬼蜮橫行,奸佞當道,忠良之輩卻隻能避居山野,待到在宥之時,不知幾世幾年?”
李筠並不讚同玄水利的悲觀論調,大聲反駁:
“太平盛世,自然靠了吾輩一刀一槍,殺儘狗彘之輩,王法昌明,四民各得其所,那時自然亂世終結。如道長畏首畏尾,又怎能匡時救國?”
玄水利微笑起身說道:
“李都頭豪言壯語,貧道非常讚賞。不過今日之事,還請都頭休要與外人提起。”
李筠一愣,看看玄水利:
“道長真的不隨李某回宮麵聖?”
玄水利淡淡一笑,搖了搖頭:
“朱全忠不忠。貧道隻望都頭將這話,說與官家,好生提防此人。”
見玄水利說的鄭重,李筠倒也不敢輕忽。連忙抱拳應允:
“李某定然稟告大王,再由大王奏明天子。”
玄水利點頭,但顯然不抱希望,說的話也是一派蕭索之意:
“都頭肯如此報國,貧道幸甚,天下幸甚。隻是啊,天命雖易窺,天道卻難違。隻好姑此一試,聊為儘忠吧。”
喜歡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請大家收藏: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