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召見(1 / 2)

接到宮裡傳來的緊急詔書,壽王連忙出門進宮。詔書是宮內的新任神策軍觀軍容使張承業帶來的,裡麵隻有一句話:召壽王李傑立刻入宮麵聖。

坐在馬車裡的壽王心緒不寧,這隻有一句話的詔書,隻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事態緊急。這樣說起來,很可能如傳言所說,迎佛骨之後皇上的病情不但沒有緩和,反而日益加劇。現在看起來,說不定已經到了最後關頭。

坐在壽王對麵的張承業好似閉目養神,其實內心也是十分焦慮。不錯,現在聖人已經到了最後關頭了。但是,哪怕是最後幾天,聖人的拖延症也絲毫沒有好轉,張承業幾次請聖人明告天下,確定立儲大事,但得到的答案都是三個字:再等等。

昨天他再度催促,反而引來聖人憤怒,斥責張承業“居心叵測,妄稱天命,實有不軌之心”。張承業嚇得魂飛天外,再也不敢對立儲大事進言。

好在聖人畢竟是聖人,今天戌時,聖人終於發現他拖不過去了。在勾魂使者上門前,聖人英明地下了密詔,要觀軍容使張承業立即傳旨,把壽王李傑宣進宮來。張承業知道聖人這道密旨的重要性,急忙出宮。

可是控鶴軍的那個小小排馬官,叫什麼李晟珽的,不知奉了誰的命令,居然以宮門已閉為由,不許張承業出宮!

聖人臨終之前要確定立儲大事,這是關係國運的關鍵。可是這個小小排馬官,居然敢和觀軍容使這種二品官員對頂!張承業馬上反應過來:李晟珽的背後有著大人物!在這個關乎社稷存亡的緊急關頭,萬萬不可因為泄憤就和他大鬨一場。那樣的話,很可能僖宗立儲的意圖會被改變!說不定,有人就希望他在這裡耽擱下去,直到僖宗駕崩,國家立儲的事情也無法確定下來!那樣的話,自己就會成為大唐的千古罪人。

硬闖,發生衝突必然誤事;講道理,耽擱了時間同樣誤事。就在張承業焦慮萬分之時,鄭綮來了。

鄭綮也是得到了宮內傳出的消息,說聖人已到了大漸彌留之際,所以匆匆趕來,卻又因為沒有旨意,他也無法進宮,隻能在宮外等候,當他看見李晟珽帶人前來堵門,他敏銳地感覺到事有蹊蹺。李晟珽雖然官職不高,但宮內外都知道他是吳興郡王保舉的,是朱全忠的人。他來堵門,就意味著朱全忠不希望宮使出宮!

文人的氣節使鄭綮馬上站到了皇權一邊,他走到那個膽大包天的小軍官麵前時,已經想好了一條柔以克剛的妙計:

“張公公是要去召見壽王,若郡主知道是被你擋路,恐怕郡主會翻臉吧。”

李晟珽聞言心中一凜。那天李九娘拂袖而去,他已經意識到大事不妙,依靠李九娘向上爬的機會渺茫了。但心中也還有一絲僥幸,畢竟與九娘已經春宵一度,或許九娘不過是羞怒交加、一時氣憤而已,或許將來還有緩和的機會。

但如果按鄭相所說,自己強行阻攔聖旨召見壽王,那麼自己與李九娘就真是徹底為敵了。況且今天宣武鎮判官李振給自己的任務,隻是讓自己嚴格盤查出入宮廷的人員,並沒有明確說要斷絕內外消息啊。

見李晟珽臉上神色不定,張承業趕緊順著鄭相的話再加上一句:

“李郎將想清楚,若是耽誤了聖人旨意,將來若是壽王登基,不知閣下何以自處?”

這句話的分量就太重了。一想到如果今夜僖宗晏駕,壽王登基,那自己現在的做法,就簡直是作死了。不要說九娘會怎樣對待自己,新聖人一個手勢,自己就可能墮入萬劫不複之地。那麼朱全忠會出麵保自己嗎?肯定不會呀,為了一個排馬官與新天子反目?這是個最冷的冷笑話。

李晟珽心中馬上有了答案,臉上立刻浮現出恭維的笑容:

“啊呀,原來張公公是有旨意在身,自然不在攔截之列嘛。”

正好這時候李振也趕到了。李晟珽連忙上前解釋,李振卻一手將他撥開:

“原來官家要召見壽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