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公私分明(1 / 2)

雖然李克用急著要想法救兒子,不過還是要擠出點笑容來:

“鎮遠,孤並不是要沽名釣譽,隻是這個嘛,叫什麼,名不正而令不行?”

周德威笑著補充:“名不正則言不順,王者不興無名之師。”

李克用笑了:“對對,張公公,就是鎮遠所言,現在孤得了朝臣公推,才好用兵嘛。”

張承業連連點頭:“不知郡王準備如何用兵?”

李克用假裝驚奇:“張公公莫非不知?河東大軍已經攻占了邠州,打得三帥之一的王行瑜困守寧州!這算不算勤王用兵?”

張承業吃了一驚。這個消息,他的確不知:

“大王所言,咱家確實不知。但若據此而言,王行瑜再也不能逞凶了?哎呀,這,這對於岐王來說,必定是極大震懾啊!如此一來,聖駕回鑾,可說就在近日啦!”

李克用不想和他一起唱詠歎調,他還要忙著商量怎麼救兒子呢。

“所以請張公公先回長安,告知朝臣們,稍安勿躁!對,稍安勿躁!軍機大事,又涉及官家安全,孤必須要運籌那個?”

他看了一眼周德威。

周德威連忙背書:“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李克用笑了起來:“不錯,不錯,就是這兩句話!陽五,回頭孤要親自謄寫出來!”

雖然是沙陀族,但是李克用一向歆慕中華文化,儘管古文還有些背不好,但毛筆字已經練得自成一體了。

起碼河東文武個個都說大王的毛筆字非常棒。

張承業不會在意大王的字怎麼樣,他隻關心聖駕何時才能回鑾。聽大王說還要運籌帷幄之中,有點失望但也隻能表示理解:

“李郡王所言,正是兵家常理,咱家佩服之極。既然如此,咱家托大,先返回宮中,處理幾件小事。明天再來請教郡王。”

李克用心中苦笑:這個張承業真是個死腦筋啊,當然也是個忠誠的好太監。好吧好吧,隻要他先走開,我就好商量救兒子的事情。

看著張承業離開,周德威笑著對李克用說道:

“大王迫不及待將張公公打發了,不知有何急事?”

李克用沒好氣地瞪了周德威一眼,返身進了帥帳,坐回他的座位:

“我說陽五,不是你兒子,你是真不操心啊。”

聽見大王責怪,周德威這才明白大王是在操心救兒子的事情,連忙問道:

“不知朱守殷可曾回來?”

“早就回來了。”

“那麼那個道人?”

“正是勖兒!快說,怎麼救他回來?”

周德威當然也想儘快救回三郎。但是大王又說不能打天馬的主意,那麼用什麼來交換呢?嗯,有了:

“大王,臣倒是有個計較:若能儘快救出官家,咱們就以此來和朱全忠商量:咱們將這功勞讓給他,他把三郎還給咱們。”

李克用連連搖頭:“這個計較不好。”

周德威眨眨眼:不好?

李克用說:“整個河東,整個沙陀,都要借救駕之功,在朝廷揚名,在長安聽頌歌!孤怎可因私廢公?再者說了,救三郎,是孤的私事,應該提前辦完,才好集中精力去救駕嘛。陽五你現在怎麼公私不分了?”

聽著大王的訓誡,周德威有些無奈:

大王先說不能因私廢公,倒好像大義凜然。但後來怎麼就變成了先私事後公事了?還怪我公私不分?哎,大王的神邏輯,我是永遠搞不明白。不過說的好像也有道理:他總是牽掛兒子的事,的確處理不好救駕大事。看來還是按照大王說的,先把三郎救出來。

周德威腦子還亂著的時候,李嗣源進來了:

“父王,朱賊派來使者。”

李克用很是意外:“朱賊的使者?不見!”

周德威連忙勸阻:“大王,臣覺得此事可有兩個計較。第一個計較,可能朱賊想和大王攜手,一同救官家回鑾。第二個計較,就是可能與郎君有關。可否容他進帳,聽他所言,再做分曉?”

李克用這才想起朱全忠還扣著自己兒子呢。唉,多少年明爭暗鬥,聽說是朱全忠使者就習慣性地往外推。今天可不行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