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娘坦然說道:“這位便是此番和談的正印使者李存勖。”
韓建忍不住“哈”一聲笑出來,看了看李存勖說道:
“天下怪事真是多,這和談,何等大事,公主不做正使也罷,偏生叫個小道士來做使者!莫非要替李磎、韋昭度招魂?”
李存勖心中想道,此時若不能降服眼前這位韓佐時,必定會在公主心目中扣分!當下一拱手說道:
“韓佐公在華州保境安民,愛民如子,殊為不易,南郭北韓之名,便是連在下都有所耳聞。目今群雄四起,兵荒馬亂,在下暗思,若執權柄者都如佐公,則天下安穩,太平盛世,誰不樂見?”
韓建歡暢地哈哈大笑,看看李九娘,正要隨口謙遜兩句,卻聽李存勖接著又說道:
“但韓佐公此番挾持聖人上了南山,又以誅殺忠義之臣而沾沾自喜,在下以為,真是自毀英名!真是為韓佐公扼腕不已!”
韓建一愣,心想真是人嘴兩張皮,翻上翻下都由他。剛才還把韓某抬到天上,現在卻又貶到了地下!但其實他也知道李存勖所言不虛,頓時頗有些為難:
“怎地,你這小道士,尚未見到岐王殿下,就想開始挑撥是非嗎?”
李存勖看穿他其實色厲內荏,坦然說道:
“若是在下有一句虛言,才能算挑撥是非。如今都是據實而言,以為佐公必能懸崖勒馬,不負智者之名。所謂忠言逆耳,還望佐公三思。”
韓建卻怕耽擱久了,岐王聞之會起疑心。便故作不耐煩地一揮馬鞭:
“小的們上前,將這幾個送往大殿,去見岐王殿下!”
既然韓建沒說綁縛,軍漢們自然不敢胡來,於是李九娘三人就跟隨這韓建前往大殿。路上李九娘卻在尋思:
從剛才李存勖說韓建這幾句來看,先褒後貶,層次井然,而指責韓建罪行,也是由君而臣,合乎綱常。韓建雖然麵露凶相,但礙於事實所在,竟然不敢動粗。可見讓這李存勖前來談判,還真是有些意思。說不定,萬一真的由他救下父皇回鑾呢?那時候,難道真的委身於他?想到這一節,不覺又有些臉熱。
卻聽見韓建聲音:“公主請下馬,殿下就在其中。”
一行人進入大殿,果然看見李茂貞坐在大殿裡正在處理公務,聽韓建介紹了來人,當即大怒喝道:
“這小九,乃是殺我大郎的主凶!刀斧手何在?”
數十名刀斧手衝進大殿,黃四娘連忙挺身庇護公主,李存勖大聲喝道:
“岐王殿下,為何要殺公主?”
李茂貞看了一眼李存勖,皺著眉說道:“這小道卻又是誰?”
韓建笑了起來:“殿下莫要小看了他,聽說他乃是此番和談的正使。”
李茂貞斜睨一眼李存勖,哈哈大笑起來:
“佐時,可知這小道士為何做得和談正使?”
這問題也是韓建難以想象的,所以當即請教:“還聽殿下賜教。”
李茂貞又笑起來:“佐時,佐時,這有何‘賜教’可言!必定是朝中無人了啊!並不是那班食肉糜者都已死儘,而是他們眼看李韋兩人下場,誰不心寒?故此都已經不敢再來南山,撩孤的虎須!所以叫了這小道士來做什麼和談正使!喂,小道士你可知,這和談正使另有一個名字?”
李存勖也有些納悶,不覺問道:“還有什麼名字?”
李茂貞狂笑:
“勾魂使者!哈哈!”
似乎很為自己的文學天賦自豪,李茂貞笑個不停。
李存勖淡然一笑:
“在下乃是隴西郡王之子,代表吳興郡王前來談判,要岐王殿下立刻禮送官家回鑾。請問殿下,要在下勾誰的魂?”
聽見李存勖把這兩個煞神的名字一提,李茂貞不禁眉頭一皺,轉頭去看韓建,韓建對他搖搖頭,意思是說自己也不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