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娘隨李存勖逃到了河東,這件事當然瞞不過朱全忠。隻不過,現在為兒子複仇也差不多了,所以朱全忠不是很在意這兩個年輕人了。
他要鬥的,還是老對手李克用。
他向官家舉薦李存孝為昭義節度使,倒是讓昭宗皇帝頗為驚訝:兩大強藩要聯手嗎?那自己還怎樣居中斡旋?人家沒矛盾啊。
張承業給官家說了自己的判斷:朱李兩家非但不會和好,相反,能為人不能為之事,必有人不能料之謀。雖然不知道朱全忠所謀為何,但可以肯定,朱李兩家,將要掀起血雨腥風的大混戰了。
昭宗讚同張承業的分析,決定順水推舟,然後坐山觀虎鬥。
還是既定策略:誰輸了就滅掉誰。
趁你病要你命。
朝廷果然頒布了李存孝任職的旨意。
不久,朱全忠也獲悉了李克用的應對措施:李存孝擔任昭義節度使,二太保李嗣昭擔任昭義節度副使。
李振奉命趕來梁王府大堂的時候,看見大王正在和葛從周商量什麼。大王臉上很輕鬆,不像有什麼大事。
了解到李克用的應對之後,李振明白了:
“大王,想必李克用是想徹底控製昭義軍,所以又命二太保來做副使。但是李嗣昭資曆遠高於李存孝,如今反居其下,故此臣以為,兩人之間必生嫌隙。”
朱全忠看了一眼李振。
“你的意思,等他們產生嫌隙?”
李振上次就是策略太過消極,結果被大王訓了一頓,他現在當然不會再重蹈覆轍。
“大王,是否可令葛通美攻打澤州,試他一試?”
葛從周正要說話,卻被朱全忠製止了。
“興緒且說,如何試來?”
李振回答:“澤州地近潞州,李存孝必然全力來援。”
朱全忠伸個懶腰:“用詩家的話來說,這個‘近’字,就不好。”
李振不由與葛從周麵麵相覷:慣常殺人放火的大王,是詩家?也不知道大王的成名作呀?
朱全忠不理他們的怪異神色:“‘全力’兩字,亦不佳。”
看朱全忠一副大詩人的做派,葛從周忍不住說道:
“三郎,興緒又不是寫詩。”
朱全忠笑著站起身,豪氣頓發。
“他不寫詩,孤來寫!昨日與夫人談詩很久,今日孤也要寫詩啦。”
怪不得大王忽然詩興大發呢。兩個下屬滿臉崇敬,連忙洗耳恭聽。
朱全忠說道:“寫詩嘛,貴在意,不在形式。孤的第一句詩,就是絳州!”
兩個聽眾一臉懵:完了?就倆字?
朱全忠接下來的“詩”沒有書卷氣,隻有殺氣騰騰。
“派老氏攻打絳州,孤親自坐鎮蒲州!再修書一封,讓魏博那邊襲擾東昭義,拴住李嗣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