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是聽說葉娘溫竟然投洛陽而去,這才吃了一驚。左思右想,麵露悵惘。
“保胤啊,你這侄女投了洛陽,看來是與孤不共戴天啦。”
孟知祥聽大王隻說葉娘溫是自己的侄女,卻不再提他們的義姐弟關係,也是頗為無奈。
行,你是大王,你肯定與罪臣家眷沒有關係。
罪臣家眷,當然隻會是臣的侄女。
可能,大王是想借此警告自己吧。
“大王,那葉娘溫臨行之時,還痛罵葉友孝忘恩負義,枉為男子漢,乃天下第一負心漢。還說要設靈堂讓父母在天之靈懲治葉友孝。臣卻不知,那葉友孝究竟是誰?”
假癡不癲。
其實一路上,他早就聽葉娘溫講了葉家棚子的舊事了。
但現在說出來,其實也是影射大王:義姐弟是少不了的。
聽了孟知祥的轉告,李存勖也是很無奈。
很想告訴葉娘溫,自己會給義父義母設靈位的,葉家香火,不會斷。
李某可是一個講誠信重義氣的大好男兒,怎會是負心漢?
但現在說這種話,有用嗎?
不說葉娘溫已經離開河東了,就算還在這裡,以她的脾氣,自己講的話,她肯定也是毫不留情當麵駁斥。
也好,她走了,管自己的人,又少了一個。
雖然還是有些惆悵。
“她是孤身一人投奔梁國?”
“秉大王,倒也不是。臣讓她的婢女雲煙陪伴她同行。”
李存勖沒有再說話,讓孟知祥退下了。
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與葉娘溫的各種恩怨愛恨,就此徹底斬斷,也能落個清淨。
幾天以後,李存信也回來了。
本來隻是示意他,大王對他的忠誠沒有疑慮,所以還給他騎兵去抓捕人犯。
沒想到,李存信可能立功心切,居然天羅地網四處查詢,真的把李晟珽給抓回來了!
李存信如此賣力,完全可以理解。
畢竟曾經支持過李克寧,現在李克寧身首異處,自己還要指著新晉王過日子呢。所以接到王命之後,真是儘心竭力,仔細查找李晟珽留下的蛛絲馬跡,最終趕到鎮州,把還在妓女床上的李晟珽抓了個正著。
聽到“鎮州”兩個字,李存勖不由問道:“你們在鎮州抓人,王鎔知道嗎?”
李存信趕緊遞上一紙文書。
“大王請看,這是王公的親筆信。”
嗯,看來王鎔是知道晉軍越境抓人的事情的。但是知道就算了,怎麼還給我親筆信?展開一看,頭大了。
王鎔在信中說了沒用的廢話,都是禮節上的話,什麼驚聞老大王辭世,不勝悲傷之類,直接跳過,果然信末才是重頭戲:
“企盼王駕蒞臨鎮州,與鄙人侄女早結良緣,鎮州軍民幸甚。”
明明是喜訊,李存勖卻是一張苦瓜臉。
孤又不是唐僧肉,要是的話,你們一家分一塊算了。
王後剛剛勉強咽下了侯都都這碗藥,同意讓她做潞妃。可四方驛的契丹公主還沒解決呢。現在要是再讓王後接受王鎔侄女,怕她真是會拚命的。
李存信看著大王的臉色變化,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