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威卻起身稟告大王:“可是,那真如月卻揚言,如果成婚,她就要做正室。”
此言一出,四座嘩然。但李存信卻點頭說道:“大王,草原上搶婚,的確都是做正室。這倒也不是她無理要求。”
李存信懂得番漢六種語言,對各部落的風俗,也了解不少。
不過換王後這種事情,李存勖想都不會想。
開什麼玩笑?追了這麼多年才到手的女人,叫我換掉?
是你腦子進水還是我忘了吃藥?
李存勖很瀟灑地一揮手。
“那就送她回草原上吧。四郎,立刻準備去契丹,孤……寡人寫一封書信,你帶給契丹可汗。”
聽到大王又安排自己做事,李存信的心中,越來越安定了。
等到從契丹回來,自己以前的錯事,應該就徹底煙消雲散了吧。
聽到大王這麼決定,好像是放棄“和親”之策了。周德威忍不住了。
“大王,臣冒昧,不知大王如何拒絕契丹?”
李存勖堅定得很。
“寡人也沒有什麼修辭。隻是告訴可汗,第一,寡人尊重草原習俗,但晉國是漢人地方,必須按漢人規矩辦事。所以,契丹公主進王府,隻能是妃子身份,而且位居潞妃之下。如果可汗另有想法,就接回女兒。第二,提醒可汗,他與先王,可是義結金蘭。若再興兵犯邊,那就是置義氣於不顧。沒有了道義做根基,契丹也一樣會人心離亂。第三,契丹與晉國發生戰爭,晉國並不畏懼。本來嘛,保家衛國,何懼之有?雲州之地,晉國兩戰兩捷,要請可汗好好考慮。”
周德威心裡暗暗鬆了口氣。聽大王的說法,倒也不是徹底拒絕和親,隻是不答應契丹公主來做王後。
其實周德威也不希望契丹公主來做王後。
王後可是河東之母啊。
讓一個契丹公主來做王後,難道河東要變成契丹附庸?
所以大王第一個理由,晉國要按漢人規矩辦事,這是沒問題的。
周德威腦袋裡迅速梳理了一下“和親”政策的前景:契丹公主嫁給大王,雙方沒有分歧。問題是契丹要求公主做正室,大王寧可放棄和親,也不答應更換王後。
也就是說,要想實現和親,那麼契丹公主隻能做個妃子。
這不僅僅是大王伉儷情深的感情問題,還牽涉到晉國與契丹的平等地位問題。
所以關鍵所在,不是說服大王。大王沒錯。
關鍵是讓契丹放棄做王後的想法。
不過周德威還有另外的想法。
削弱契丹的地位,不僅僅是靠婚姻,靠契丹公主做王妃。
他笑著說:“大王這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臣想那阿保機,必會仔細思量。不過,臣想說一句話。”
李存勖點點頭。
“鎮遠覺得,信裡麵,還應該增添什麼?”
周德威卻看看王後和潞妃,轉移開話題。
“王後和潞妃,在這裡苦等大王,也過於疲累,何不請王後她們,先回去休息?”
李存勖知道周德威有重要軍情要商量,加上王後她們已經表態同意和親,還把她們留在梨園,也沒有什麼用處了。
讓自己的女人休息吧。
“那好,王後和潞妃,先回去吧。”
看著王後和潞妃離開,李存勖笑道:
“好啦,鎮遠還有什麼重大機密?”
很明顯,周鎮遠的鬼名堂,大王早就清楚了。你才不是擔心王後她們太累了,你是怕泄密。
什麼機密,連王後也不能知曉?
周德威黑臉膛上掠過一絲笑容。
“大王,臣覺得,契丹是否興兵犯境,不該由契丹說了算。”
李存勖一下興奮起來。
“說得好!哎呀,寡人怎麼忘了,物物而不物於物,致人而不致於人!快,鎮遠說,怎麼把戰爭主動權握在我們手中?”
周德威回答:“臣聽說,阿保機有好幾個弟兄,其中不乏對可汗之位垂涎者。”
李存勖看看重臣們,大家都在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