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朱晃這個時候卻被一件沒想到的怪事給氣暈了。
司空圖主創的那個《天王破夾寨》的新戲,終於傳入梁國境內了。
很多戲班子,見利忘義,竟然為了賺取閒漢、恩官的散碎銀兩,紛紛演出!
而且觀者如潮!
這是一出反戲嘛!
把李振傳來。
李振也是才知道這出戲不久。
“陛下,這戲的確是反戲,裡麵指桑罵槐,含沙射影,明明是在美化晉賊,說他們是什麼毗沙天王。而戲中的那個邪見王,很明顯是在影射!”
因為邪見王實在過於凶殘惡心,李振都不敢說這個人人喊打的反派就是在影射皇帝。
雖然君臣兩人都明白。
最慘的是,這出戲在晉國的時候,並沒有邪見王亂倫的情節。但是傳到梁國以後,不知是誰,居然加上了這種帶顏色的情節。於是邪見王的形象更是集奸惡殘暴於一身了。
朱晃當然想立刻禁止這個戲繼續上演,但是這樣一來,就好像坐實了戲中影射的情節,就是皇帝本人。
而這些情節,早已家喻戶曉。
禁演,將會欲蓋彌彰。
不禁,更是流毒深遠。
朱晃想了一個辦法:以毒攻毒。
“興緒,這個戲所以荼毒人心,據說寫戲的,乃是一幫前唐遺老,什麼司空圖、韋莊之流。”
現在皇帝有自己的情報係統,並不需要什麼事情都要李振稟報了。
李振要做的,就是恭聽陛下的旨意。
“朕也想過,當年夫人在世時,一支童謠,唱遍長安,官家雖然昏庸,也知道救駕之事,功在朕躬。”
這支童謠,李振是親自領人上街傳唱,會唱的小兒,當即給兩三文銅錢。所以小兒們爭相傳唱,然後就來領賞。
最後是朱全忠當上了梁王。
至今記憶猶新。
朱晃沒有再說下去,他又陷入了對張惠的哀思中。不僅僅是懷念愛妻,更懷念那個時候自己掌握話語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渾水摸魚,鞋都沒濕就摸到了最大一條魚。
那真是良辰美景好時光啊。
可惜現在,夫人仙逝,風水也轉了過來。當年自己隻是一個二品藩王,都能掌握的話語權,如今卻無論如何也拿不到了。
現在自己可是皇上啊!
比當年強了萬倍!
好多事情,都是過去以後,才發現其寶貴。
就像那支童謠,現在才真正體會到,夫人何其睿智!
沒法子,效仿夫人的做法吧。
“興緒,朕也想再編一支童謠,又怕敵不過這出毒戲。若是將唱戲的儘數砍了,又唯恐那幫愚民,反而以為邪見王就是朕。唉,隻好以毒攻毒了。”
李振豎起耳朵,生怕少聽了一個字。
皇帝口諭。
“著京中文壇領袖、耆老新秀,即刻編出一個新戲,務必宣傳朝廷戰必勝、攻必克,削平天下醜類,重現盛世輝煌!”
李振趕忙答應著。
這是聖旨,可不敢有所懈怠。
不過心裡可是大不以為然。
皇上所說的愚民們,向來就有一種逆反心理。朝廷越是宣傳,他越是不相信。
就像皇上舉的童謠例子。因為皇上當時隻是一個郡王,又加上傳唱的都是一幫小兒,鑒彆能力有限,所以獲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