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我隻要複辟(1 / 2)

真如月果然給可汗寫信了,讓父母前來參加她的婚禮。

一個,是她現在對大王,真是很服從了。說不定真是那個雙魚玉佩的作用呢,現在對大王,雖然不像潞妃那樣百依百順,但起碼從來不瞪眼睛。

再怎麼說,伏虎大王殺的猛虎,當時可是要吃她的,幸虧大王殺了大蟲。

另一個,就是女兒家心事了:不必與王後爭寵,人家已經懷著小王子了;也不必與潞妃爭寵,潞妃本來就不和她爭。潞妃的聰明之處,就是不爭。

因為不爭,反而讓她在王府中遊刃有餘。

所以,隻剩下那個沒見過麵的節帥侄女了。搶在她前麵嫁入王府,好像真的能讓自己居於領先地位。

雖然按照可敦的話,她本來就是“北麵王後”,就算按大王說的是“東君”,那也是超然於漢族後妃之外的。

不過既然已經住在王府中,也就難免勾心鬥角。

這樣看起來,早點嫁給大王,也是好事。

否則,待在王府乾嘛?這裡又沒有草場。

寫完了信,張居翰馬上取了信件,特彆去派信使快馬送往可汗州。

而另一個張公公,此刻也沒閒著,正和王後探討將來的複辟大業。

聽說已經讓任圜去請李知柔,王後很是興奮。

在長安的時候,和這位嗣薛王接觸不多,隻記得他是個瘦高個子,麵容清臒,說話不多,但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如果在太平時代,一旦登基,可能也是一位有為君主啊。

說起石堤穀慘案,張承業還是忍不住潸然淚下。

“殿下,那日也算是先帝英明睿智,剛得知延王遇難,就馬上斷定朱賊要向宗室親王發難,立即給諸王都寫了詔書,讓鄭綮鄭相爺送往十六宅,這才救了嗣薛王一命呢。”

王後的興奮之情不見了,奇怪地問道:“既然都有聖旨,為何隻有薛王能逃出華州?”

張承業的消息是非常靈通的,但這件事他也不清楚。

“是啊,聽說當時列位親王手持聖旨要離開,結果反而被韓建那賊一一抓捕,聽說還有親王爬到樹上,向行宮方向高叫‘官家救命’,其狼狽其惶恐,真是一言難儘啊。”

王後沒有說話,靜靜想了一下,搖搖頭。

“薛王向來智謀多變,想必是見勢不妙就隱藏起來了。”

張承業也隻能同意這個猜測,連連點頭。

王後又問道:“公公剛才提到鄭相,他的侄子,不是就在太原嗎?好像名叫鄭珪?”

張承業點頭。

“正是,上次在梨園,不是編排了新戲嘛,當時來賓之中,就有鄭珪。”

隻是隨口問一句鄭珪罷了,現在王後的雙眼已經充滿了憧憬。

“張公公,若果然由薛王複辟登基,那是不是可以讓鄭珪為相?”

張承業滿臉笑容,他早有計劃。

“嗯,這些嘛,肯定要由新聖人,嗯,新聖人來決斷了。”

好久沒說“聖人”兩字了。說出這兩個字,張承業忍不住重複一遍。

真親切,真幸福啊。

王後微笑看著張承業的愉快表情。

“老奴想過,如今除了鄭珪,還有盧汝弼,其先祖,曾經與姚崇同朝為相呢。”

王後想了想。

“哦,就是那天請大王評詩的士人?”

張承業點頭。

“娘娘好記性。”

王後有些感慨:“那麼他的先祖,可是玄宗朝的宰相呢。家學淵源啊,必定也有安邦定國之才吧。”

張承業笑著點頭。

“娘娘明鑒。”

王後忽然說道:“大唐複辟,百廢待興,可不許大興土木,營建宮殿。”

張承業連連點頭。苦笑。

“就晉國那點家底,他也不夠啊。”

王後淡淡一笑。

“你呀,怎麼現在眼中隻有一個晉國了?你想想,薛王登基,那可是舉國大事,不說萬邦來朝,起碼也該把藩鎮該交的貢賦,統統收來嘛。”

張承業一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