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老龍抬頭(1 / 2)

剛剛登基的朱友貞,按慣例改名為一個字,叫“瑱”,以後,就管他叫朱瑱吧。

給張夫人上了尊號,給自己改了名字,之後馬上接見燕國的使者,可見,朱瑱對燕國的重視程度。

沒法子,晉國是梁國的死敵,晉國打燕國,梁國肯定不會乾看著。

李振甚至覺得,這就是個唇亡齒寒的道理。

朱瑱和朝臣們一番商量,定下了一個攻趙救燕的戰略。

葛從周領兵八萬,進攻趙州。王彥章領兵五萬,進攻晉國的登元軍。這樣,可以迫使李存勖南下救援。

不過要孫鶴告訴劉守光,晉軍一旦南下,他就要跟蹤追擊,擴大晉軍的損失。

孫鶴總算得到了想要的結果。看來,雖然羅隱死於梁國的宮廷變亂,但是對於燕國來講,隻要有了梁國的援軍,那麼羅隱的死活,並不重要。

孫鶴星夜北上,可是齊州的時候,一個消息把他嚇了一跳。

義昌軍,包括屬下的滄州、德州、景州,竟然都已經被晉軍占領了。

孫鶴不明白,晉軍不是北上攻打幽州嗎?怎麼跑到義昌軍來斷我的歸路了?

其實晉國文武也是沒想到的。

包括晉王本人。

與潞妃玩過之後,潞妃忽然提出,為什麼不趁機奪取滄州?那樣,大王一直沒有建立起來的水師,不就有了根據地了嗎?

李存勖恍然大悟。

於是,在李存勖的帥帳裡,晉國文武們發生了大討論。

因為大家都沒有想到,明明是北上打幽州的,怎麼忽然變成了東進?

李存勖隻好給大家解釋。

當然不能說是潞妃的主意。

“拿下義昌軍,可以讓桀燕與梁賊之間,徹底失去聯係,這是主要的。其次就是,現在的攻打義昌軍,完全是出其不意。劉守光大概一直想著我們會直撲幽州。不,他想多了,寡人隻要義昌軍。”

李嗣源試探著問道:“如果我們攻取了滄州等地,大王是否準備北上攻打幽州了?”

李存勖又讓大家沒想到。

“那也不會。寡人準備讓契丹先南下攻打幽州,讓劉守光忙一會兒,之後再與契丹一南一北夾攻桀燕,那樣,幽州之戰,想必會順利很多。”

之後下令,讓郭崇韜首先發動,攻打義昌軍的景州;再讓史建瑭率領登元軍,攻打德州。最後是李存勖的主力,攻打義昌軍治所滄州。

隻是讓義武軍、成德軍監視當麵之敵,防止劉守光南下救援。

劉守光在得知晉軍居然東進攻打義昌軍,果然火冒三丈。但是細作來報,說契丹大軍已經離開了可汗州,去向不明。

這又讓劉守光放心不下。

召來了宰相馮道。

“可道以為,契丹軍何往啊?”

馮道怎麼回答?隻能一臉苦笑。自幼苦讀聖賢書,從來不曾上馬殺敵,一位典型的文官,唯一知道的,就是為官就該體恤民生多艱,仁政治國。

契丹軍?可汗?那是什麼玩意?

不過不懂軍事,並不意味著他沒用。

“陛下,何不問問老大帥?他與契丹周旋多年,契丹的詭計,他多半知曉。”

老大帥說的是劉仁恭,現在已經被劉守光囚禁多年了。

聽馮道提起父帥,劉守光一開始是有些動心的,但想到阿耶那張臭臉,他就懶得去見父帥。

“朕早就與他割袍斷義了,問他乾什麼。”

要不說馮道有能力呢?三言兩語,就把話題弄到自己熟悉的地盤上來了。

“陛下,割袍斷義,乃是朋友兄弟之間,父子之間,豈有如此說法?春秋之時,鄭莊公囚其母,曾發誓說‘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後來呢?”

聽故事,劉守光倒是有興趣的。

“後來如何?”

“這君王之言,也是金口玉言啊,不可更改。後來,他的臣子還真是給他挖了條地道,哎,他就這麼著,見到母後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