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覺得,濃煙烈火之下,洞內的敵軍,不論是梁兵還是燕軍,想必都會紛紛逃出投降。
他低估了陰陽洞的複雜。
這個山洞裡麵幾乎是一座迷宮,洞中洞不計其數,晉軍灌進去的濃煙,很快就消散一空。
根本沒有出現熏得隻能投降的情況,更不要提什麼“煙熏肉”了。
劉棟鎮定地再次檢查窩弓弩箭後,下令兒郎們靠後,藏身到各處,隻等李存勖進洞,便一擁而上。
洞外的李存勖真想進洞了,但被李嗣源阻攔。
李嗣源分析了情況。
“大王,如今一個敵軍都沒出洞投降,足見這個山洞必然甚是廣闊,故此敵兵不怕煙熏。洞中究竟伏兵多少,有沒有布置窩弓弩箭,都無從得知。臣覺得,應該先讓獒犬進洞,掃蕩一回,待敵軍掃除乾淨,大王方可進洞尋寶。”
李知柔連連點頭。
“大王,大太保所言最是中肯穩妥,臣以為大王應該聽取。”
李存勖當然也不想被窩弓弩箭射成篩子。
哪怕隻是一箭,也會痛入心扉。
同意了李嗣源的建議,但要李從珂過來保護自己。
其實也是擔心李從珂的安全。
李嗣源明白大王的用意,笑了笑。
“大王愛惜從珂,臣當然感激不儘。但是如今要進洞的話,還是要他親自指揮為好。”
真如月插嘴。
“大王,不是說餓他們幾天嗎?怎麼現在又急著要進洞了?”
李知柔也說:“是啊,敵軍不怕煙熏火燎,但他們總會饑餓難忍。那時候他們起了內訌,不是更好嗎?”
李嗣源看大王好像有些猶豫,趕緊加入勸諫行列。
“大王,薛王和東君所說有理。如今幽州有郭崇韜坐鎮,十天半個月,一點事兒沒有。大王何必急於返回幽州呢?”
在他心中,大王急於進洞,一定是想掘寶之後返回幽州的。
李存勖笑了。
“嗯,所言有理。好吧,今晚先不進洞,咱們就在荒山上數星星。”
真如月笑著:“數星星也是件好事啊。起碼,大家都還好好的活著,才有心情數星星呢。”
李嗣源下令對山洞加強戒備,又派人前去聯絡了潞妃,得知暗河那邊平安無事。
李存勖得知後,心想這一陣子,都忘了那個“大王之寶”一直在那邊吹著冷風呢。既然現在不發起總攻,不妨將她調回來。
李二十三帶著幾個獒兵,都牽著獒犬,隨大王下山去尋潞妃。
其實一路上都是晉軍的篝火,幾千人馬星羅棋布,早就把陰陽洞這一帶圍得水泄不通,大王下山,安全毫無問題。但是李嗣源堅持要李從珂陪伴大王一同前往,李存勖也就同意了,畢竟作為大王,孤零零一個人走路,還是有點掉分的。
對大王親自前來送溫暖,潞妃倒是非常意外,當然也非常高興。被大王如此寵愛,心中的甜蜜無以複加。
李存勖看看黑漆漆的河水,感到山裡的夜風一陣陣寒冷,於是把這一隊晉軍的校尉叫了過來,讓他們夜間注意觀察形勢,不要讓賊子們趁夜晚逃走。
李從珂知道這裡還有十頭獒犬,就把獒兵叫了來叮囑兩句,意思與大王的一樣,夜裡更要提高警惕,嚴防敵人逃遁。
畢竟劉窟頭他們能在幽州城破之時,從地道逃出城去,這件事還是讓晉國君臣頗為震驚的。
返回帥帳的路上,李存勖心情不錯,問李從珂道:“從珂,你覺得洞裡的賊寇,還能支持幾日?”
李從珂如實回答:“大王,梁賊既然來此設伏,想必帶了些乾糧,隻是不知他們飲水如何辦來?若這條暗河的確來自陰陽洞中,那麼他們就有吃有喝,難說能堅持好幾日。”
李存勖心裡有些焦躁。
“寡人來此尋寶,偏生來了這些不速之客。”
潞妃連忙笑著安慰:“大王,你打破了人家的幽州,人家才該叫你不速之客呢。”
李存勖想想也是,笑著搖搖頭,向他的臨時帥帳走去。
而在洞內,劉棟和葉娘溫跟著劉仁恭父子,來到了那條深澗。